李白《九日》

发布时间:2015-05-12 00:00

  《九日》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赏析: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一二句写秋高气爽,三四句写饮菊花酒,五六句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末四句写诗人的饮酒雅兴,流露出寂寞之感。诗中反映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也表现了诗人虽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却怡情自然的旷达襟怀。诗中的“落帽”,涉及重阳登高的一个典故。据《晋书·孟嘉传》记载,孟嘉是东晋权臣桓温部下的参军。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今安徽当涂东南),他属下的官吏都参加游宴,并且都穿上整齐的军装。不料一阵风来,竟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自己并不觉察。桓温便叫孙盛写了一段文章嘲笑他。孟嘉看到文章后,也写了一段文章回答,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在座的人无不赞叹。从此,“孟嘉落帽”变成一个著名典故,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李白在诗中引用这一典故和风流韵事,是欲说明即使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屡遭挫折,也还是保持着怡情自然“醉山月”的旷达胸怀。


相关阅读
1 李白唐诗《登太白峰》全诗赏析

《登太白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作者登上太白山和太白星悄语密话,并幻想神游天界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壮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无法实现 【查看全文】

2 李白长相思其二原文及赏析

《长相思》第二首相比第一首,言语更加浅显易懂、音韵更加曲调化,我想,这与唐朝音乐鼎盛有关,从宫廷乐府到民间教坊,许多诗词都被谱上曲谱,四处吟唱,李白的乐府诗更是其 【查看全文】

3 被误读的历史真相:李白酒量并不大

李白诗《月下独酌四首》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 【查看全文】

4 李白《落日忆山中》全诗翻译赏析

落日忆山中 唐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注释: ①馀霞: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馀霞散成 【查看全文】

5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李白赏析

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李白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 【查看全文】

6 李白《秋登巴陵》全诗翻译鉴赏

秋登巴陵望洞庭 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⑵。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⑶,山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