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5-06-04 00:00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

  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注释

  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

  ⑵吠:狗叫。

  ⑶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⑷树深:树丛深处。

  ⑸青霭:青色的云气。

  ⑹倚:靠。


相关阅读
1 李白古诗全集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查看全文】

2 李白与马鞍山

导语: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研究中,李白研究浪潮迭起,超过了对唐代任何一位作家的研究。在林林总总的图书杂志中,有关李白与马鞍山的文章(包括著作中的章节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词《送友人》的诗意赏析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词《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诗文解释】 水边的宣城明净秀丽,如在画中。 【查看全文】

5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赏析: 此诗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这首诗是李白历尽人世沧桑之后 【查看全文】

6 李白《望庐山瀑布》审美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