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发布时间:2015-06-01 00:00

  《九月十日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赏析:

  此诗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这首诗是李白历尽人世沧桑之后的作品。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夜下征虏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赏析: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 【查看全文】

2 李白诗词《清溪行》的诗意赏析

《清溪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被赐金返还,离开京城,游池州时所作。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创设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 【查看全文】

3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全诗鉴赏

导语: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查看全文】

4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唐诗鉴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鉴赏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 【查看全文】

5 李白《天马歌》赏析

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下面是李白关于描写天马的诗歌,欢迎赏析! 天马歌 李白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查看全文】

6 李白写的诗句50句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李白写的诗句50句,欢迎大家参考。 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