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全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6-06-12 00:00

  导语: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全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作者: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

  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

  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赏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相关阅读
1 李白借景抒情的诗句79句

李白是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以下是“李白借景抒情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 【查看全文】

2 李白《高句丽》全诗鉴赏

李白《高句丽》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25岁起离蜀,在各地漫游。天宝元年(742)被召入京, 【查看全文】

3 李白的生平及诗歌

诗人李白的一生是积极奋发的一生,同时又是坎坷潦倒的一生。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李白。而提到他,我 【查看全文】

4 李白《古风(其三十四)》全诗翻译与赏析

古 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 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 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 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 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 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 将赴 【查看全文】

5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诗鉴赏: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 【查看全文】

6 古朗月行 李白翻译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