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孟浩然》译文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5-06-04 00:00

  《赠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歌风格中的两个重要特点

李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李白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历代评论家深深地感受到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从中体会 【查看全文】

2 李白《横江词六首》之五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横江词六首》之五 【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①横江馆:又名采石驿,设在横江浦对岸的采石矶。 ②津吏:掌管渡口事务的 【查看全文】

3 李白《题宛溪馆》全诗翻译鉴赏

《题宛溪馆》出自全唐诗,是盛唐时期李白所作五言古诗。 题宛溪馆 李白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查看全文】

4 李白山水诗的意象

导语:李白豪放不羁,豁达乐观,他的山水诗意象纷呈,多姿多彩,或雄奇豪放,或清形秀丽,而以雄浑壮阔,奔腾激越为其主要特色,在古代山水诗中独树一帜,放射着魅力四射的光 【查看全文】

5 望天门山 李白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 【查看全文】

6 李白观山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