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的感慨,全用赋体写成,流露了诗人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色彩鲜明,神情飞扬,语言淳厚质朴,风格真率自然。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静。
翠微:青翠的山坡。
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机:世俗的心机。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一生中曾两入长安,第一次是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时;第二次是在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四十二岁时。此诗写于李白二入长安时期。
另一种说法是:李白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春,时李白五十二岁,正隐居终南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只写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经过,但写出了很淳朴的感情。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斛斯山人想来是一位隐士,同时是李白的好朋友。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相关阅读
1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全诗翻译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十首诗全是用反讽手法,对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的逃跑主义进行了批评。 原诗十首为七绝组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 【查看全文】
2 李白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 【查看全文】
3 《静夜思》李白唐诗鉴赏《静夜思》鉴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 【查看全文】
4 李白纵情山水的诗句大诗人李白常常纵情与山水之间。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诗句,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李白《西施》 2、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李白《西施》 【查看全文】
5 李白励志诗句102句大家都知道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 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 诗经》。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李白励志诗句102句,欢迎大家参考。 李白励志诗句 【查看全文】
6 李白的作品李白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