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听蜀僧浚弹琴》的诗意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22 00:00

  《听蜀僧濬弹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表现音乐的诗作。此诗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极写琴声之入神。首联写和尚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挥手:指弹琴。

  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赏析:

  僧人是四川人,而四川又正是诗人寄籍的故乡,以奏《凤求凰》而流传后世的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也是四川人,故诗中一开始就联想到他那有名的绿绮琴,听名僧弹琴倍加激动,让读者也沉浸在悠扬的意境之中。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词《塞下曲六首》(其一)诗意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 【查看全文】

2 李白与金乡那些诗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携家带口来到济宁,居住长达23年之久。据史书记载,李白曾多次游历金乡,并留下了不朽的诗文。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 【查看全文】

3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赏析: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

《古风》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xian章亦已沦。 自从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歌成就的原因

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积极,那么的亢奋。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古代诗歌,而在古代诗歌的成就中,我们便不知不觉地想到了李杜。李杜文章在,光 【查看全文】

6 李白《示金陵子》唐诗译文及赏析

《示金陵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金陵女子娇柔艳美的情态和诗人啸傲林泉的生活。 示金陵子⑴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闻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度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