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李白与玉真公主间的绯闻

发布时间:2015-08-01 00:00

  唐朝天宝元年(742),正在前往越中的李白得到了刚登基不久的玄宗皇帝的召唤返回长安,为翰林院供奉,成了一名皇帝身边的御用文人,盛传推荐他的是玄宗皇帝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在此之前的十二年里,李白除了游历全国搞大串联,剩下时间基本在长安当“混子”,而且经常留宿玉真公主别馆,于是引发后人对浪漫诗人与唐朝公主恋情的大胆猜测。

  有说法是这位玉真公主在敬亭山安度晚年,并在死后葬在那里。如今宣城敬亭山下,地方政府给玉真公主修雕像、建坟立碑,碑文如下:“玉真公主,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降世之初,母窦氏被执掌皇权的祖母武则天害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响,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号持盈法师,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封崇昌县主食租赋。入道后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尤垂青才华横溢的平民道友李白,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圣上潜草诏诰。李白傲视权贵遭谗言而赐金还山,公主郁郁寡欢,愤然上书去公主称号。安史之乱后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殒魂寄斯山,百姓将其安息地称为皇姑坟,世代祭拜。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借赞美敬亭山的同时,蕴含着对玉真公主的深深怀念之情”。如此看来,玉真公主对李白情有独钟,不仅“力荐”,而且为李白放弃公主称号,最后还特意在李白住处附近的敬亭山修道隐居。

  先说说这位玉真公主的身世。开头说过,玉真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妹,还有她姐姐金仙公主,他们共同的母亲就是唐睿宗做太子时的正妻窦氏,很早就被武则天除掉了。可怜的兄妹三人从小相依为命,感情相当深厚。他们成长的过程,恰好是宫廷斗争最错综复杂也最血腥的武则天时代,加上没有母亲的庇佑,相信他们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也是充满恐惧的。不过玉真公主由她的姑妈、生活作风非常开放的姑妈太平公主抚养,应该是受了她很大影响的。终于武则天还位李氏,他们的父亲登基成了新皇帝。金仙和玉真两位公主居然一起向皇帝老子提出要出宫做女道士,皇帝拗不过,又不愿委屈了两个女儿,于是在长安附近斥巨资打造了两座道观给她们,其实就是两座宫殿,还建有别馆。金仙公主活的不长,之后玉真公主就更受老爸和大哥的宠爱了。她经常云游,长安及洛阳等大城市都拥有道观、别馆或山庄等各类不动产。

  或许与唐朝皇族的西域血统有关,那时人们的开放程度超过现在的想象,而且女权思想很强。说起唐朝的女道士,其实还有个名称就是高级娼妓,比如名气很大的鱼玄机。二十岁左右出家入道的玉真公主,感情生活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同时,她的广泛交友也是朝廷的统战窗口,为老爸和兄长推荐了不少国家干部,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来自西域(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李白,或许本身就是个混血,有着异族样貌,加上不消说的才情,当然是魅力十足的。他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参加科举,廿五岁开始在中原游荡,目标是踏入仕途。既没有科举的傲人成绩,也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支撑,李白只好走曲线救国的道路。他娶了一位退休宰相的女儿,或许就此进入了名媛的社交圈子。他三十岁混迹都城长安,入住玉真公主别馆,为玉真公主写过肉麻的赞美诗,但一直没有机会靠近中央权力的高层,直到十二年后,才被玉真公主推荐给了皇帝哥哥。或许在皇帝老爸在位的时候,玉真公主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但老爸没搭理,而大哥上台的第一年李白就入宫了。

  有人曾相当认真地考证过,玉真公主长李白九岁。在李白三十岁时入住玉真别馆,公主已经三十九了;到成功推荐李白入宫时,玉真已经五十开外了。如果说他们之间有暧昧有私情,似乎不太合情理,毕竟李白到长安认识玉真公主时,公主已经人老珠黄。不排除同为道友、喜欢云游的二人很早前就偶然相识的可能性,也不排除李白同学为了仕途对老公主施展“美男计”;当然,爱情本身就是难以捉摸的,大才子李白与风韵犹存的公主之间真正擦出火花也是不需要理由的。总之,他们给后人留下很大的空间,去猜测、去演义、去八卦他们的关系,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狗仔队,关于大才子李白与公主之间的绯闻没有留下更多的线索。但是李白在玄宗身边仅三年就被“赐金放还”,而后再也没有机会做官,余生的十五六年时间里过着到处游荡的日子,最后两年留在安徽当涂直到病逝。如今的传言是玉真公主就在当涂附近的宣州敬亭山修道,再度把她与李白联系到一起,而且李白晚年诗作“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就是写给公主的情诗。

  然而,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绯闻却大都经不起推敲,更经不起史料的佐证。李白初到长安的确给玉真公主写过肉麻的赞美诗,这有他的诗作作证:“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李白也的确在一个叫“玉真别馆”的地方住过,这有他写给“卫尉张卿”的诗作证。不过那是相当郁闷的诗,名字叫做《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从诗本身看,这位张卿应该是男主人。有人考证过,玉真公主不仅结过婚、丈夫姓张,而且至少有两个儿子。玉真别馆的男主人应该不是她的丈夫,就是她的儿子。李白住在玉真别馆,住得很无聊、很悲观,根本不像与玉真公主有一腿的样子,甚至都无法断定住在别馆的李白是否真正见到了玉真公主,不然还需要在“苦雨”中作诗吗?

  何况李白来到长安的时候,玉真公主正与王维打得火热,当然从玉真公主相当开放和相当复杂的感情生活来看,同时与李白发生啥香艳故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李白应该不是公主的菜,否则不会让他孤零零地在别馆享受苦雨,也不会在十二年后才把他推荐给皇帝哥。另外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版本,推荐李白的根本就不是玉真公主,而是李白的一个挚友名曰元丹丘的。此人在道教圈子名气日大,被玉真公主“统战”成功并请去了长安,这个老元很够朋友,刚富贵就拉了老李一把,玄宗一纸诏书让李白成了御用文人。李白有才,写出一些皇帝和杨贵妃喜欢的东西绝对没问题,但他生性狂傲,免不了得罪皇帝身边的人;嗜酒如命,甚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想来更重要的是,李白诗文天下无双,但并无经天纬地的才学,更无管理国家大事的能力,仅是歌功颂德的一支笔而已,皇帝失去了兴致或者改变了口味,那也就混到头了,被“赐金放还”、或者说给些钱打发回家算是挺厚道的了。

  玉真公主一生中,曾有两次被大臣弹劾,或者说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第一次就是前文提及金仙和玉真两位公主出宫做女道士,老爸睿宗皇帝大兴土木为她们打造道观宫殿;第二次就是玉真公主要求哥哥玄宗皇帝为自己在王屋山打造终老之地,为了平息当时的舆论,玉真公主提出放弃公主称号,捐赠自己的世俗财产给国家。《新唐书·诸帝公主》这样记载这段历史:“玉真公主天宝三载上言曰‘先帝许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赋,诚愿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玄宗不许。又言:‘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帝知至意,乃许之”。王屋山乃道教十大洞天排名之首的圣地,有记载玉真公主在王屋玉阳山灵都观,以“柴门栝亭,竹径茅室”为依托,继续修道十八年,于宝应元年(762)在仙姑顶白日飞升,葬于平阳洞府前。可见玉真公主放弃公主名号和财产,跟李白没有任何关系,反而跟她准备隐居王屋山息息相关。

  玉真公主晚年根本没有去过敬亭山,更没有在那里隐居修道终老,所以宣城敬亭山新立的玉真公主雕像和墓碑都是不正确的。李白与玉真公主是否有短暂恋情甚至“一夜情”还真的很难说,但应该肯定没有长久的感情存在。李白因嗜酒如命,某种程度损伤了性功能,他曾在《赠内诗》里对家妻表示歉疚:“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太常妻”说的是东汉有个叫周泽的官封太常,可能性功能有问题,经常借口洁身敬祖睡在斋宫里,时人讥曰“生世不谐,为太常妻”。李白嗜酒纵欲伤了身体,而玉真公主阅人无数,就算他们之间有过短暂偷腥也是长久不下去的。李白一生至少七次光临宣城和城外的敬亭山,并不是因为玉真公主在此修道,而是为了另外一个男人。李白最崇拜的是前辈诗人谢朓,因为偶像在宣城特别是敬亭山留下大量诗文,李白就特别钟爱这些地方,同时他也在这里留下很多诗作,包括那首著名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同样,此诗与玉真公主无关。总之,李白与玉真公主有过短暂恋情的可能是存在的,但二人绝没有长久感情存在;玉真公主并非因为李白被“赐金放还”愤而放弃公主名号和私产,更没有追随李白到安徽,至于她在敬亭山隐居修道并终老于此更是个炒作的结果。


相关阅读
1 《灞陵行送别》李白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 【查看全文】

2 李白《行路难》鉴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就是盛唐时期最为经典以及最具代表的诗人之一,将浪漫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完美的结合也成为了他完善作品的利器。 李白是继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李白 【查看全文】

4 《越中览古》李白全诗意思

《越中览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怀古之作,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 【查看全文】

5 李白《赤壁歌送别》译文及赏析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译文】 犹如二龙 【查看全文】

6 李白《长门怨二首》诗歌鉴赏

长门怨二首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是一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