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关山月》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10-06 00:00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

  胡:这里指吐蕃。

  ① 关山月,属乐府“鼓角横吹”曲,多写离别的哀伤。唐玄宗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外族不断爆发战争。李白借此乐府旧题,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② 天山,祁连山,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匈奴语呼天为“祁连”,故祁连山亦称天山。

  ③ 玉门关,为古时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此处泛指西北边地。

  ④ 下,出兵。白登,山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在白登山附近与匈奴作战,

  被围困七日。窥,窥伺,侵扰。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东北部,唐军在此曾多次与吐蕃交战。

  ⑤ 戍客,指戍边将士。

  ⑥ 高楼,戍边将士妻室的居所。

  韵译: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 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 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 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 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 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 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评析: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 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 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 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诗人将战士的思乡、家人的思亲融于广阔苍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

  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李白诗词《静夜思》的诗意赏析
2、李白《行路难·其一》诗意赏析
3、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阅读答案附赏析
4、李白《子夜吴歌》赏析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赏析
6、李白《关山月》原文翻译赏析
7、李白诗《望天门山》原文赏析



相关阅读
1 行路难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查看全文】

2 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全诗翻译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李白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锺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 【查看全文】

3 李白《清平调》欣赏

清平调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 【查看全文】

4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李白全诗意思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这是李白寓居东鲁时的作品。那时,他常与鲁中名士孔巢父等人交往,饮酒酣歌,当时的人称他们为竹溪六逸。 东鲁门泛舟二首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 【查看全文】

5 关于李白经典诗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白经典诗句,欢迎来参考!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查看全文】

6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词句注释 ⑴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沙丘城一说为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