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因为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要问一下,诗中的这位主人公,他的来龙去脉,他的履历行状,恐怕就鲜有人说得上来了。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整理的李白与汪伦,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关于汪伦其人,据《李白集校注》,另有《过汪氏别业二首》,据称也作《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似可参证。然而,即使这首诗,也没有什么汪伦的细节介绍。只知这位汪伦可能很富有,也很好客,因此有条件邀请李白到他家小住。而且他还拥有别墅,在泾川的山清水秀处,正合诗人的雅兴。两人虽然初次见面,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因此,诗人与汪伦相当投契,一见如故。而且,主人家的高规格接待,也让诗人感动。“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看来,唐朝的 “徽菜”,就相当考究了。
从诗句“相过醉金罍”,“吴籥送琼杯”看,李白在汪氏别业小憩,吃得固然开心,喝得好像更加开心。诗题下有校者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汪伦善酝,他的家酿美酒,自然是上乘的佳醪,着实令好酒的诗人,迷恋陶醉。从两首诗中,“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两次同用“酒酣”一词,我估计是诗人手不释杯的结果,老先生喝高了,来不及推敲,才犯了诗家的重复之忌。由此也证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那种米酒,在长安酒肆里出售的,由漂亮的胡姬斟进他杯子里的,大概酒精度较低。如果是二锅头那样的烈性酒,一斗下肚,就该学阮步兵,作三月醉了。
但这首李白的诗,却使附丽于诗中的汪伦,与诗一齐不朽。正如王勃那篇《滕王阁序》一样,一句“都督阎公之雅望”,那位洪州牧阎伯屿,也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在《古文观止》的这篇文章中,被人吟诵朗读。历朝历代,在南昌任地方官者,可有一位被人记住,被人提起?
一首好诗,一篇美文,能起到这样的效用,是出乎作者预料的。本是名不见经传的,本是极一般人的汪伦,却在李白的诗中,留下来深情的名声。
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对汪伦之约,有一段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
我特别欣赏“李大笑”这三个字。
因为今之李白,很难做到大师那样的豁达坦荡。当代作家笔下的贵族化,和当代作家精神的贵族化,碰上袁枚所说的汪伦式的这种老百姓玩笑,究竟有多大的承受力,会不会勃然大怒,会不会扭头就走,真是说不好的。也许因为追求这种贵族化的结果,势必要疏离于那些平常的,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人。同样,这些平常的,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人,不再是文学的忠实读者,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因此,在车载斗量的当代作品中,要想读到李白这样情真意挚的,表现普通人的诗篇,恐怕是很不容易的了。
相关阅读
1 李白《谢公亭》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 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 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 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 长歌怀旧游。 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 【查看全文】
2 李白《行路难》审美赏析【作者简介】李白外文名:Li Bai别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国籍:唐代民族:汉出生地:碎叶城/绵州出生日期:701年逝世日期:762年个人背景职业:诗人、供奉翰林毕业院校:不明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歌中的“心”意导语:诗言志。李白的诗歌既有抒发感慨,寄托深远,对封建秩序和豪权贵戚不满的佳作,又有善于描写山河的壮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文字。大量的诗歌在读者的面前呈现出了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词《夜下征虏亭》的诗意赏析《夜下征虏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词《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的诗意赏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第一首诗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 【查看全文】
6 李白《玉阶怨》鉴赏《玉阶怨》全诗诗人描写一个女子久久站在结了露水的台阶上思念的情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玉阶怨》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