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鉴赏

发布时间:2016-03-09 00:00

  导语: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鉴赏,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诗文解释】

  水边的宣城明净秀丽,如在画中。秋天的傍晚,独自登上谢北楼。凭高远眺,晴空山色,一览无余。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流相互辉映,宛如明镜。凤凰桥和济川桥有如彩虹横跨溪水。远处升起一缕缕炊烟,橘柚便掩映在这寒烟里。秋气苦寒,深碧的梧桐染上浓重的秋色。有谁知道,在这深秋的北楼上,有人正临风惆怅,怀念北楼昔日的主人谢朓。

  【词语解释】

  江城:水边的城,即指宣城。唐时江南地区口语,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句溪二水。

  明镜:指桥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圆形,犹如圆的镜子。

  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下桥叫做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桥影。

  人烟:人户炊烟。

  【诗文赏析】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 ,诗人独自登上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站在楼上俯看,这“江城”简直是在图画中似的。

  开头两句,诗人将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统领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描绘的景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上看,上两句写 “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时值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淌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以“明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升腾起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生出秋光渐老的感慨来。诗人以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传达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


相关阅读
1 李白《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查看全文】

2 李白《襄阳歌》全诗注释与赏析

《襄阳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醉歌。诗人触事遣兴,借人写己,充分表现了蔑视功名富贵、追求放浪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也流露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襄阳歌 李 【查看全文】

3 关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诗鉴赏: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 【查看全文】

4 李白《送别》全诗赏析

《送别》 《送别》(又名《送杨子》)(李白,一说岑参作)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杨叶指杨柳叶,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渡荆门送别》鉴赏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 【查看全文】

6 《玉阶怨》李白全诗欣赏

《玉阶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 《玉阶怨》 【原文】 版本一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