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下曲其一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16-03-30 00:00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主要叙述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实,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诗中有对战士金戈铁马、奋勇战斗的歌颂,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极为丰富,风格疏宕放逸,豪气充溢,表达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塞下曲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①“笛中”两句:只能从笛声听到《折杨柳》,实际上见不到杨柳(春色)。折柳,《折杨柳》,笛曲名。

  ②金鼓:即金钲,古代军中打击乐器,用以代发号令。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相关阅读
1 李白《题北榭碑》译文和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 【查看全文】

2 李白《长相思·其一》翻译赏析

长相思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查看全文】

3 李白《长门怨二首》诗歌鉴赏

长门怨二首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是一个 【查看全文】

4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 【查看全文】

5 李白《长门怨二首》全文鉴赏

导语: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 【查看全文】

6 浅谈李白诗歌的抒情意向

李白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诗歌光照万代,在中国诗歌史是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谪仙、诗仙的称号就是明证,世人推崇备至。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李冰阳《草堂集序》),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