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李白的两种人文精神:儒、道。儒家的进取精神、道家的超然情怀,构建了他的生命诗学,从人文内涵角度切入李白的诗歌,体会丰富的审美意蕴。
余光中说:“我想起中外的无尽天才,最高的星星莫非是李白?最亮的星星一定是雪莱。”悠悠岁月飞转千年,李白的诗篇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正应了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作为中国人,不了解李白是一种耻辱。
读古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人文内涵。李白塑造自我形象时爱用“笑”字,他诗篇中出现“笑”意象者达225篇。⑴如“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我挥一杯水,自笑何区区”……
李白的笑耐人寻味,这体现了李白的两种人文精神――儒、道。豪迈和高远点缀着李白的传说,“倚天仗剑,挂弓扶桑”的自我刻画,烘托出一个庄子的超逸和孟子的英气交相辉映的神仙般的诗人。
李白的诗情发于外物,却不止于内心世界的感慨,他将一个诗人对人生万物的遐思寄于诗情,洋洒于天地间,流传古今。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年青时,他游历天下,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一路吟诗作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博大的胸襟溶于涛水,延绵不息。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义同鲁连。
“但用东山谢安石,与君谈笑净胡沙”,计胜谢安。这是英雄主义的颂歌。初入长安的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十年磨一剑,终有用武时。
“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又如何,“美人如花隔云端”,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张显的是磅礴气势,旷世绝伦。文人习惯性的把自己放在一个别人仰望的高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的铮铮傲骨。这不是李白蔑视权贵,而是李白从人格的角度否定权贵,他甚至还因自己人格上的优越感而表现出一种狂傲。这种狂是种高贵的品质,从不向权贵低头。然而结果是那个为他脱靴的人依然好好的生活着,而他自己却即将发配到夜郎。杜甫诗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狂,是飘逸豪放,率性而为。他的这种狂妄使得他这个渺小人类之中的一员,在言语构筑的想象世界中,一下子扩充到了世界宇宙的范畴。孔丘之道正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李白能够“笑孔丘”,就足以看出他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反叛,“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李白的狂傲却显出一份无奈的苦涩,“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这么轻狂的人怎么能够从政呢?权力场是血腥残酷的,不能只是一厢情愿的建功立业,更不能把文学资本当作政治资本滥用。
于是道家对儒家的某些“积极进取”产生了深刻的质疑。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这是悠闲的笑,是神秘的笑,一言一蔽之,是道家的笑。是超然物外的笑。
“五岳寻仙不辞远”,这也是出于一种道家情怀。冯友兰先生曾经讲,不应该以今人的思想感情来臆测古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但其动机却不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理解是典型的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既歪曲了古人又浅薄了自己。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晚年寓居当涂,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李白生的太晚了,他太孤独了,如果生在魏晋,他可和刘伶饮酒,与嵇康共曲,他也不会再孤独,也不会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悲苦。
他并不是没有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只要将李白的愁与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一比,就会觉得李白愁得有力,愁得健康,愁得有气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这是一种豪情万丈的愁,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愁中自有一段唐人风流。
这是一个悲也千古,乐也千古的人。
他要高兴,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如果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可以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如果想上天,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如果要是形容朋友对他好,可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他要存有希望就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儒家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儒家精神又以“仁政”为旨归,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盛唐是一个经济文化空前繁盛的时代。李白将儒家的进取精神与盛唐的宏伟气魄融汇在一起,营造出壮丽的诗篇。这样一种环境所造就的诗人,笔下自会大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面对儒、道共荣的纷繁局面,李白亦注重张扬合理的人格,这是李白浓重的道家情怀。
相关阅读
1 李白《将进酒》译文和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 【查看全文】
2 李白《劳劳亭》注释《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赏析: 《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 【查看全文】
3 李白《短歌行》《短歌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查看全文】
4 李白《送友人》诗歌赏析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 【查看全文】
5 李白作品《春思》赏析《春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新题乐府诗。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 【查看全文】
6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诗句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李白铁杵磨成针的诗句,希望你喜欢。 【成语】: 铁杵磨成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