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汪伦》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6-12-29 00:00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 闻:听见。

  5. 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6. 不及:比不上。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译文二: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李白诗篇《赠汪伦》原文鉴赏

2.李白《赠汪伦》古诗配图赏析

3.李白《赠汪伦》阅读答案及赏析

4.李白诗作《赠汪伦》原文鉴赏

5.李白《赠汪伦》译文及注释

6.李白《赠汪伦》的诗意简析

7.李白《赠汪伦》的创作背景

8.赠汪伦李白赏析

9.赠汪伦李白鉴赏

10.李白《赠汪伦》古诗词赏析


相关阅读
1 李白《题情深树寄象公》全诗翻译赏析

《题情深树寄象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见树而伤情,以猿喻己。 题情深树寄象公 李白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译文: 情深树上猿肠断, 【查看全文】

2 李白的诗歌《赠孟浩然》赏析

【原文】 赠孟浩然 作者: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 【查看全文】

3 关于李白的潇洒

李白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倒不是我看了他多少诗,对他的诗和思想有什么深彻领悟,其实我看他的诗只限课本上,可谓极少了,其实我喜欢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很表面很单纯,就像如 【查看全文】

4 李白唐诗《长干行二首》赏析

【原文】 长干行二首⑴ 作者:唐李白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⑵,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查看全文】

5 李白《别匡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别匡山》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的七言律诗。此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适,但诗人无心恋, 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 【查看全文】

6 《塞下曲》李白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诗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