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24 00:00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写《黄鹤楼》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

  二、检查积累(李白诗中的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

  进酒》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17、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1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1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有关写作趣事:

  介绍李白

  写作趣事:

  黄鹤楼与凤凰台

  黄鹤楼与凤凰台同为中国历史名胜。它们的出名,是与两位诗人分不开的。传说崔颢游览黄鹤楼,留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

  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久,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非常欣赏。当时有人要李白题诗,出于对崔颢的尊重,李白谦虚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无作而去,为巨匠敛手”。文坛因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然而,李白毕竟属于那种充满创作天才的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没有尽情尽意,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也就是过后不久,李白在游览金陵凤凰台时,步崔颢原韵,

  作《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一出,马上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许。确实,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不过,细读起来,不难发现李诗的概括力和意境都比崔颢高。李诗前两句概括了崔诗前四句的意境,腾出第二联怀古,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崔颢怀古为“思乡”,而李白怀古却是“忧国”,两者相比,李白的思想

  境界也要比崔颢的高。

  四、 朗读诗歌(反复读)

  五、 翻译诗歌(略)

  六、 分析鉴赏:师以“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诗歌能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语导入:

  1 、介绍传说(略)

  2 、提问、交流:

  A/“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是独自、孤独的意思。慨叹时间的流逝,六朝繁华一去不返,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吴王的富丽宫苑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贵族留下的只是荒冢,威风不再,烜赫难久,诗人在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

  C/“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写远景,所写景色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若隐若现(半隐半现)、气象万千、雄伟壮美。意在揭示人世无常,江山永恒的主题。 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暗点诗中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仍然翘首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1) 比喻:“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拦贤臣,或喻皇帝被奸臣包围。

  借代: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2) “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3) 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可见他内心的赤诚。抒发了忧

  国伤时的怀抱,旨意深远,意境阔大,使是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3、小结:

  意境是古代诗歌特有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主要由诗中的“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所构成。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动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只有“景”和“情”很和谐地

  交融在一起,才能构成摄人心魄的意境。

  4、分析景情关系:

  情景结构特点无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先景后情;2/先情后景;3/纯景含情;4/先事后景

  5、分析诗中景与情存在怎样的关系?

  小结并板书:(1) 景与情的关系: 景中含情,为抒情张本

  (2) 景情结构特点:先景后情

  七 、比较阅读:崔颢《黄鹤楼》

  1、检查预习:

  2、写作背景介绍:。。。。。。

  3、朗读:。。。。。。

  4、拓展: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作吗?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词《乌栖曲》的诗意赏析

《乌栖曲》 【年代】:唐 【作者】:李白《乌栖曲》 【内容】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 【查看全文】

2 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赏析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李白 晨趋紫禁中, 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 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 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 《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 屡贻褊促诮。 云 【查看全文】

3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文及注释

《金陵酒肆留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翻译 风吹柳絮满店都 【查看全文】

4 月下独酌 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查看全文】

5 李白《秋思》全诗翻译鉴赏

秋思 【作者】: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注释: 1、燕支:山名,见《王昭君》上注。 2、白 【查看全文】

6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诗赏析: 乾元二年(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