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望天门山》的诗意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18 00:00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有东西两山,东名东梁山(古称望博山),西名西梁山。两山夹长江对峙耸立,犹如高大的天门,故名。

  楚江:这一段长江古属楚地,故云。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作品赏析:

  壮丽的河山,使气度超凡的诗人兴味盎然;迷人的风光,荡涤了才华横溢的谪仙在政治上的忧烦。本诗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李白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碧水、青山、红日、白帆,构成了色彩鲜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啧啧称羡。


相关阅读
1 李白《古风(其三十四)》全诗翻译与赏析

古 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 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 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 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 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 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 将赴 【查看全文】

2 李白《明堂赋》

【导读】唐代(武周)洛阳明堂又谓之万象神宫,是唐代最为恢宏壮丽的建筑之一。唐代刘允济和李白均曾写过明堂赋,赞美这座壮观的建筑。 伊皇唐之革天创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顺,赫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词《哭宣城善酿纪叟》的诗意赏析

《哭宣城善酿纪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有两个版本,另一版本题为《题戴老酒店》,两者文字略有不同。此诗作于李白晚年,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在 【查看全文】

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①,烟涛微茫信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③五岳掩赤城④。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 【查看全文】

5 李白《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导读】《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 【查看全文】

6 李白与杨贵妃到底是什么关系

天宝元年(742)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启程奔赴长安。到达长安不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