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逸, 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 水与睛空宜。
鲁酒白玉壶, 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 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 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 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 茫然空尔思。
这是一首送别诗。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我觉”、“谁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富有李白的艺术个性;两名对照鲜明,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一、二句定下基调,别宴的帷幕便徐徐拉开。
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诗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赋予自己的想象,用“将”、“与”二字把它们连成一体,既使这些自然景色获得了个性和活力,为首句的“秋兴逸”作注脚,又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欢乐的心情。接着,正面描写别宴:席上已摆好玉壶美酒,主宾们已止步下马,有的正在安置马匹休息,有的解下衣带挂在横生的树枝上,大家开怀畅饮,并且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欢快的乐曲声疾风似地飘荡在尧祠亭的四周,响彻云霄。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气氛一句比一句浓烈,感情一层比一层推进,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烈、奔放。
宴席到这时,显然已是高潮。时近黄昏,白云飘向碧海,大雁从晴空飞逝。这两句既同“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相照应,又隐隐衬托出诗人和友人们临别之际相依相恋的深厚情宜。宴席从高潮自然过渡到尾声。最后,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李白这首诗,既是送别,又是抒情。把主观的情感融注到被描写的各种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量。尤其可贵的是,诗的格调高昂、明快、豪放,读来令人神思飞越,心胸开阔。
相关阅读
1 《乌夜啼》李白全诗
《乌夜啼》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主要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查看全文】
2 《夜宿山寺》古诗赏析夜宿山寺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1、山寺:蔡山,现属湖北省黄梅县的蔡山。 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3、百尺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词《关山月》的诗意赏析《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 【查看全文】
4 关山月翻译赏析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①,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②。 汉下白登③道,胡窥青海湾④。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戌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 【查看全文】
5 李白赏雪杂感《赏雪杂感》 雪浦二月江湖阔, 小梅零落云欺残。 如何一瑞车书日, 王敦肆古月明帆。 犹赖德全如醉者, 只向国门四海安。 有人夺得玄珠饵, 游花冠盖日相全。 小编提示:假的, 【查看全文】
6 李白诗词《春思》的诗意赏析《春思》是李白描摹思妇心理的诗作中著名的一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