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白苏轼秦观的诗感悟

发布时间:2017-10-21 00:00

  读李白的诗,感觉那不是文学,是摄影作品。

  李白使用文字,就如同摄影师使用照相机。他有能力用文字摄影,把雄伟浪漫,美仑美幻的自然真实准确的呈现给你。

  当我读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总有种感觉:李白真神人也!

  苏轼更喜欢在他的诗词里展示他的精神世界,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这是苏轼和李白最大的文学气质差异。

  同样是写庐山,李白喜欢写庐山的雄伟,于是就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更愿意思考庐山的内涵,于是就有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精神世界,是非常难以把握分寸和尺度的。正如曹操所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比甜多,那么我们怎么可以不写人生的苦呢!

  我们应该怎样描写苦,才是文学的巅峰,才是众生的福音。

  戴复古写过一首词,有曰:“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如果一个作家写的苦让我们的读者更愤怒了,更压抑了,更纠结了,更失去方向了,这样的文学真的是上乘之作吗!?我们应该这样刻画生活里无处不在的苦吗!?

  苏轼的朋友因为乌台诗案被牵连,发配蛮夷之地的岭南,归来京城后与苏轼相聚畅饮。席间,苏轼和朋友歌女的一番对话让苏轼诗兴大发,挥笔写就那首著名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万里归来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蒙冤受屈,背井离乡,艰苦卓绝的生活后,那个人回来了,那个人似乎是比从前年轻了,而且那个人是笑着回来了,笑得那么自然,美好,带着岭南梅子的香甜。

  于是观众大惊,难道痛苦让人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吗!?

  于是答案呼之欲出,那答案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痛苦被文学家转化为轻松和答案后,我还是想哭泣,但我绝对不会迷茫。

  秦观是苏轼的学生。在秦观的作品里,到处都是苏轼的影子。

  下面,我想引用能让我泪流满面地一首词,那就是秦观的《鹊桥仙》。

  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在飞奔的泪水中体味下什么叫做顿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爱情,有着迢迢银河阻渡,多么悲凉。

  然而在诗人眼里,一年一度的相逢,却胜似人间厮守的无数,这是为什么呀?难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都不忍回头看鹊桥的归路般深厚的爱情,相逢一次就足够了吗!?难道一年一度的相逢不是可悲可叹的悲剧吗!?于是我们再次需要答案。

  那答案就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肉体远隔天涯海角,但是情在那里,但是心在一起,难道这不是最美的爱情吗!?难道这不是最真的答案吗!?

  当一个人有能力用文字拍摄真实,他就是诗仙。

  当一个人有能力用文字把痛苦转化为轻松和答案,他就必然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领袖。


相关阅读
1 李白《将进酒》古诗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查看全文】

2 李白诗歌的叙事艺术

导语:李白的叙事诗(或诗中的叙事),在李白诗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因人们倾倒于他的抒情诗,而忽略了他的叙事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李白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一以情、事互 【查看全文】

3 《临路歌》全诗赏析

《临路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查看全文】

4 李白《关山月》翻译及赏析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查看全文】

5 李白《题情深树寄象公》全诗翻译赏析

《题情深树寄象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见树而伤情,以猿喻己。 题情深树寄象公 李白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译文: 情深树上猿肠断, 【查看全文】

6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全诗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⑴ 【其一】 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