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创造可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作说法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另一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年)。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朱世英则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认为此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14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相关阅读
1 古悠悠行_李贺
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少年早成,自成一家。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采用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乐府诗和古体诗,很有特色。《古悠悠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由 【查看全文】
2 李贺的古诗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 【查看全文】
3 李贺的夜来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古诗《夜来乐》 年代:唐 作者:李贺 红罗复帐金流苏,华灯九枝悬鲤鱼。 丽人映月开铜铺,春水滴酒猩猩沽。 价重一箧香十株,赤金瓜子兼杂麸。 五色丝封青玉凫,阿侯此笑千万余 【查看全文】
4 李贺 南园鬼才诗人李贺创作了《南园十三首》,其中第一首诗是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也是一首绝佳的七言绝句诗作。 南园十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 【查看全文】
5 李贺生平李贺生平是怎样的呢?作为唐朝非常著名的诗人李贺在一生中有着怎样的境遇呢?反映李贺怎样的品质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李贺生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 【查看全文】
6 二十首李贺诗词合集1、《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2、《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好花生木末,衰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