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武夷山》

发布时间:2015-06-09 00:00

  《武夷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译文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注释

  ①武夷山: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典故用的太多,读起来似乎觉得云里雾里。这是李商隐的习惯,他的很多诗中都是如此。这首诗典故中,神仙武夷山君被当地的少年怠慢,居然生气,肚量何其狭窄,为拒乡人求访竟以毛竹作机关,中者成疾,心肠何其歹毒。这样的神仙令人生厌,避之唯恐不及还求他作甚?

  ②流霞酒一杯:流霞酒是传说中的仙酒。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③空中箫鼓:出自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语村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会山顶。’是日村人毕集,……闻空中人声,不见其形。须臾乐响,亦但见乐器,不见其人。”

  ④生毛竹: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 “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落往来,蹊径遂绝。”

  ⑤曾孙:曾孙是神仙对众乡人的称呼,因为神仙的年龄小者几百岁,大者上千岁,所以这样称呼。这同样也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幔亭招宴”:相传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于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会乡人。应召男女二千余人,沿着跨空虹桥,鱼贯而上。众乡人听见空中赞礼人称他们为“曾孙”,并命按男女分东西列坐。亭之东幄内奏“宾云左仙”之曲,西幄内奏“宾云右仙”之曲。接着饮酒,数巡之后,又命歌师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歌罢,彩云四合。又听空中赞礼人说:曾孙可告辞回去。乡人下了山,忽然风雨暴至,虹桥飞断。回顾山顶岑寂,葱翠峭拔如初。“生毛竹”、“曾孙”这两则神话传说,宋人祝穆在《武夷山记》里均有记载。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嫦娥》翻译及赏析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历来被视为诗中之谜,千余年来注家蜂起,众喙不一,评骘几至互为抵牾,为历代诗家所难。要索解其意,我们不妨先看看原文阅读及赏析,欢迎浏览!。 无题 李商隐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的诗

1、《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乐游原》 向晚意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贾生》译文及注释

《贾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 论那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赠荷花》

《赠荷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赠荷花》译文 人世间的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如何被卷入牛李党争的?

李商隐是唐朝中后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作以瑰丽含蓄闻名,为了弄清他诗中所包含的真正含义,无数学者都对他的生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其中,最为众说纷坛的一个问题,就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