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古诗词赏读

发布时间:2015-10-07 00:00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的诗,题材丰富,典丽精工,意境朦胧。诗中常常用典,时人讽之为掉书袋。其实,掉书袋也得有书可掉,胸无点墨,谈何掉书袋?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从他的诗歌中可见其才华。然,他一生处境尴尬,在牛李党争间挣扎。在他去世后,他的好朋友崔珏写了一首七律《哭李商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是对他尴尬悲惨一生最透彻的概括,然他的诗光耀千古。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读】这是一首爱情诗,从春蚕、蜡炬、云鬓、晓镜、月光、青鸟这些意象,不难看出,和女子有关,和思念有关。春蚕丝尽,蜡炬成灰,强调思念之强烈和执著。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读】以神话或历史人物为题材,是李商隐诗歌的一种。这首说的是思念和,悔恨。诗人猜想那月宫中的嫦娥,在清冷的夜,是不是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悔恨。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读】一个“秋”字点明了秋天萧瑟清冷的意境。诗人出门在外,秋夜里冷雨敲窗,收到家书,家中的夫人问什么时候回来呀?诗人也是一怀惆怅,不知归期。他想是啊,什么时候我们能秉烛夜谈,来谈论今天的半山夜雨呢?有着秋夜的温暖,和对未来的期待。

  锦瑟

  李商隐【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读】此诗争议较多。有的说是爱情诗,有的说是伤感身世,慨叹年华逝去。意境朦胧,却也正是这首诗之魅力所在。庄生梦蝶、望帝啼鹃等多处用典,使诗歌产生朦胧神秘的意蕴。或者是逝去的年华,或者是错过的人,也唯有追忆了,真相只有诗人知道。题目锦瑟是一种乐器。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唐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读】前一天晚上,一起喝酒吃肉,玩耍,多么欢乐。次日一早,却来不及道别便急匆匆上路了。与诗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自然是一个女子。一欢乐、一无可奈何,两相映衬,流露出诗人,无奈,身不由己的悲哀。

  无题·八岁偷照镜

  李商隐【唐代】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赏读】此诗写一个小姑娘的一段人生历程。八岁的时候,已经知道臭美了,偷偷地照镜子,自己画眉。两年之后,越发出挑了,春游时,拿荷花做裙子。十二岁时,开始学习谈古筝。十四岁时,已经知道害羞了,没有婚约。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架伤心地哭泣。

  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读】这首意境宏阔,虽是夕阳,但温暖美好,然,心中惆怅难解,同时,又有深深的惋惜。

  咏史二首·其二

  李商隐【唐代】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赏读】这是对治国、用人、征战的评价。琥珀枕、真珠车、青海马、蜀山蛇都是用典。琥珀枕,是南朝一个皇帝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得到一个非常名贵的琥珀枕,但他将琥珀枕捣碎了给战士敷。真珠车是讲当年齐桓公和另一个君主相遇,那个君主有很多车,每一俩车都有一颗非常大的珍珠,那个君主为此非常自豪视之为奇珍,但齐桓公说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宝物。青海马是指能担当军国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国的祸胎(当年蜀国因为五壮士拔蛇而蜀路开,导致了蜀国灭亡)。南薰曲是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几人曾预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没人再听到舜的《南风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将大乱。苍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华是皇帝仪仗中顶上的华盖。

  霜月

  李商隐【唐代】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赏读】神话题材,秋夜,霜月,清冷、明澈。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李商隐【唐代】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赏读】仍是多处用典。最有名当为末二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李商隐【唐代】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赏读】远别、思念、入梦、梦醒,循着这一逻辑写来。离别的感伤,致使梦中呼唤,醒来,却倍加思念。

  贾生

  李商隐【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赏读】贾生就是汉代的贾谊。也是个不得志之人。当年汉文帝因贾谊才华出众而召见他。可是,见到贾谊,这个皇帝却是向他请教如何才能长生不老,而并非问他治国之事。对于贾谊来说,的确是一种悲哀。

  菊花

  李商隐【唐代】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赏读】这首菊花诗,未直言菊花傲霜,却说是怕残阳。写出了菊花美丽袅娜,可赏、可饮的形象。

  马嵬·其二

  李商隐【唐代】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赏读】马嵬坡之事,是说的李隆基和杨贵妃了。贵妃死后,玄宗老去,思念和回忆伴着他的残年余生。末一句,有同情,也有嘲讽。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锦瑟》原文翻译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锦瑟】 锦瑟无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菊》全诗翻译赏析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诗文解释: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 【查看全文】

3 《日高》李商隐唐诗鉴赏

日 高 李商隐 镀鐶故锦縻轻拖, 王不动便门锁。 水精眠梦是何人? 栏药日高红。 飞香上云春诉天, 云梯十二门九关。 轻身灭影何可望, 粉蛾帖死屏风上。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一篇仿长 【查看全文】

4 《北齐二首》李商隐全诗赏析

北齐二首,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两首咏史诗。这两诗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借古鉴今。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北齐二首》李商隐全诗赏析,欢迎大家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关于爱情的诗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李商 【查看全文】

6 《忆住一师》李商隐

忆住一师 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 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 童子开门雪满松。 李商隐诗鉴赏: 住一师是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