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李商隐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在家喻户晓的唐人诗选《唐诗三百首》中,他入选诗作的数量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同居前四名。他的诗作不仅深刻影响了同时代的韩偓、吴融、唐彦谦等,而且泽及后世,宋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以李诗为宗,彼此竞相采用李商隐风格的诗作酬唱,形成宋初诗坛声势最大的诗歌流派“西昆体”。清人叶燮曾在《原诗》中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可以说,李商隐对宋代诗人的影响可与诗圣比肩,并不怎么夸张。
李商隐诗主要分为政治诗、咏怀诗和爱情诗三大类。或许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太有名的缘故,人们谈及其诗时,似乎只记得他仅仅善于传情示爱,忘记了他还有其他题材的诗作,特别是忘记了他关于当时政治与时事还写下了许多诗作。如宋人敖陶孙说:“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而元遗山见钟嵘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便作诗道:“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言外之意谓李商隐诗专写儿女情长。其实,仅就李商隐现存的诗篇而言,其中大约近百篇都是政治诗。他素有“欲回天地”之志,对时局政事几乎从未忘怀过,因此当时的一些重大事件,屡屡使他有感于衷,发之于诗。
不可否认的是,李商隐的确“儿女情多” ,的确写下了不少爱情诗。这类爱情诗尤其是“无题诗”,大都写得执着深沉,一往情深,既无依玉偎香的轻薄,又没有肉感淫欲的低俗。因此颇受后人的关注,就连伟大领袖也曾指示他的秘书田家英到坊间去为他寻找苏雪林女士的《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只是“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他的无题诗索解起来有些困难。
李商隐不少诗写得朦胧晦涩,大约与其际遇和性格有关。在他四十余年的短暂生涯中,一直处于牛李两党夹缝中的生存状态不能不使他写起诗来有些顾忌。快言快语、直白坦率,当然很舒心,但是,明确表示态度抒发好恶,显然要得罪牛李的某一方。李商隐试图在牛李两党之间保持中立,但这种中庸哲学恰恰又开罪了双方,给他一生的宦途投上了浓重的阴影。他本来很有才华,二十五岁就进士及第,传说白居易对他的诗文大加青睐,恨不得死后托生为他的儿子。无奈他及第后的仕途相当多舛,一辈子不是任低级官职就是给人当幕僚。有着这样的际遇和经历,他的心境可想而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自称与唐皇同宗,也有人考证出他确实是李唐的远房宗亲,但到了他这一辈,除了一个“李”字,他没有沾上任何皇亲国戚的光。他在十岁前后,父亲辞世,他与母亲及弟妹门内回到河南老家生活。作为长子,他不得不以幼弱的身躯“佣书贩舂”,与母亲一起担起家庭的重担。成人之后的低级官职与幕僚身份难以使他过上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能够使其一家勉强温饱就已经很不错。这样的生活条件无疑摧残了他的健康,使他从年轻时起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心境的纠结与郁闷加重了他的病情,他连五十岁都未能活到,就是身心交疲的结果。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作者:李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的牡丹诗三首翻译赏析李商隐17岁显露才华,受到令狐楚的赏识。令狐楚聘请他到幕府做官,为他在生活上、学习上提供方便。这时的李商隐春风得意,写下一首《牡丹》诗: 锦帷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 【查看全文】
3 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摘要: 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两大特色:1。健康向上的思想——积极入世的思想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2。在艺术上,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含蓄美;多用比兴、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诗两首鉴赏1、《锦瑟》: ⑴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落花》诗歌赏析《落花》作品介绍 《落花》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13首。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锦瑟诗词赏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