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诗中广为流传的诗句,下面就带来这句的出处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赏析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赏析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词语注释: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作品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赏析】
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溪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中国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富平少侯》原文赏析
【作品简介】 《富平少侯》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借汉喻唐,是一首托古讽今之作。诗中塑造了一个荒淫奢侈、醉生梦死的贵族公子形象,开头两句高度概括了人物的身份,接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香草美人形象《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那么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香草美人形象是什么呢? 《无题》诗作为李商隐独创的抒情体诗,兼容其咏物诗和咏史诗的一些特点,构思缜密,寄慨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北青萝》全诗翻译赏析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诗文解释: 夕阳西下落入淹滋,去茅屋访问一位独处的僧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细雨》翻译赏析细雨 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释: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 【查看全文】
5 《凉思》李商隐凉 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 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 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 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 疑误有新知。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绪。 首联 【查看全文】
6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生平概述知人论诗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那么今天应届毕业生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生平。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生平概述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