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发布时间:2016-08-23 00:0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评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名句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翻译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全诗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是一首赁吊古人的诗作。 蜀先主庙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 浪淘沙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 【查看全文】

5 唐代刘禹锡咏桂花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是唐代刘禹锡咏桂花诗作。《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是一首怎样的诗篇呢?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唐 【查看全文】

6 秋风引全文赏析 刘禹锡

《秋风引》是刘禹锡的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诗《秋风引》抒发诗人刘禹锡想念家乡的情感,诗作中透露的感情真挚,让人读之忍不住的落泪。 《秋风引》 作者:刘禹锡 h ch qiū fēnɡ z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