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全诗如下: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与《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样,这也是一首情诗,写的是一个失恋女子心中的痛苦。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的资料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的性格特点与作品风格中唐文坛繁荣兴盛,出现了很多文豪,刘禹锡是这个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在绚丽多彩的唐诗艺术长廊中,刘禹锡处于比较引人注目的地位。他异于流俗,在当时声势浩大的韩孟、元白这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公园刘禹锡公园是为了纪念著名诗人刘禹锡而建设的。园内有刘禹锡雕像和墓碑,及《陋室铭》中所说之景。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刘禹锡《浪淘沙》九首是非常出名的诗作,其中《浪淘沙》的第六首歌颂了劳动者的创造力。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浪淘沙九首 刘禹锡 九曲黄 【查看全文】
6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刘禹锡的诗歌,既不像韩愈诗那样奇崛怪僻,又不像白居易诗那样浅俗直露,而是另一种风格。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的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的诗,欢迎大家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