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是出自刘禹锡的佳作《竹枝词九首》。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竹枝词九首(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
山顶上,开满了红的桃花白的李花,如火如霞;白云朵朵,缕缕炊烟,那是山顶人家。山村妇女们就像在云里走,花中行;来来往往担水忙;银钏金钗,丁冬作响。农夫们正在田间烧荒肥田,长的刀,短的笠,好一幅田家农忙图!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如果说起句,还仅仅是点明了地点,表明了节令,渲染出了绚烂气氛的话,那么本诗的第二句则不可轻读。读着它,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来。“云间”——那是仙境,“烟火”——回到人间;诗人就是这样似乎在不经意间把读者带到了一种亦仙亦俗、亦幻亦真的妙境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上,诗人又借用借代的手法,将恍若“桃源”中人担水烧荒肥田的繁忙而快乐的田园生活写得如闻起声——环佩丁冬作响,如见其人——阡陌之上往来于桃红李白的花间。好一幅令人醉、让人恋、惹人神往的田园风情画!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在连州时期的诗文
刘禹锡在连州任刺史4年半,共留下散文25篇,歌73首。 一、命运之神招手二度结缘连州 众人对连州(今广东连县)的认知,不过是从唐代诗人刘禹锡发配连州任刺史之后。 永贞革新失败后 【查看全文】
2 浪淘沙意思 刘禹锡这首绝句《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模仿淘金者的口吻,寄托了人们心中对于田园牧歌生活的热爱以及憧憬。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 【查看全文】
3 赏牡丹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诗人刘禹锡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全诗如下: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这句诗出自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以及玄都观桃花赏析,欢迎阅读! 再游玄都观 【查看全文】
5 《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全诗赏析《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一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6 刘禹锡的《乌衣巷》《乌衣巷》由刘禹锡创作,描绘出了野草丛生的景象,表达诗人刘禹锡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