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写作背景: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还写了不少政论和哲学论文;在诗歌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唐顺宗时期,唐朝国势日衰,柳宗元胸怀济世之抱负,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但遭到失败,柳宗元也因此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在永州的十年(805--815)期间,他大量地接触下层,积极了解人民的疾苦。《捕蛇者说》即写于永州。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囚山赋》浅析
柳宗元《囚山赋》是较为特殊的一篇。因为在这篇小赋当中,诗人不仅写到山水自然的荒莽凶 险,展现了谤人遭到无枉眨谪的悲愤心绪,而且以文学史的眼光来看,诗人一改六朝和盛唐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 捕蛇者说《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n wǎn)、瘘(lu )、疠(l),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梅雨》《梅雨》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唐代的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选自其代表作《永州八记》,是其中的第三篇。《钴鉧潭西小丘记》语言简约精炼、清丽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全文】
5 《柳州峒氓》柳宗元唐诗鉴赏柳州峒氓 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 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 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 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 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宗元诗鉴赏: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译文《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