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诗鉴赏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而最感人的风物是异域的风物,对景物最敏感的人是来自远方的人。柳州,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宗元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到更僻远的柳州,心中充满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愤。榕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四五丈,是热带的一种风景树。这种树换叶往往在春天,不同他木之于秋季落叶。柳宗元在南方看到这种“春半如秋”的景象颇多感触,于是写下这首诗。
一二句写自己谪居柳州的悲凄心情。古人称仕途奔波为宦游,因而一般说来,“宦情”与“羁思”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柳宗元笔下的这两个词儿还有特定的内容:他所谓的“宦情”是指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怨郁;他所谓的“羁思”是远贬边鄙的寂寥孤凄。在同一个时期所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就反映出他心情的凄苦。“共凄凄”是双重的凄苦。处于这种心境中的人不免善感,在春天本有伤春情绪,何况“春半如秋”。“凄”与“迷”是相关的两种心境。“宦情”“羁思”之外加上特异的物候,这就在双重的凄凄之上加上了第三重,于是乎“意转迷”。
三四句写景,是“春半如秋”的具体描写。“山城”指柳州,因南方气温高,二月遇雨,百花即已凋零,而榕树又正好脱叶,满庭飞舞,完全如同秋天。
而秋天比春天更容易动人离思,对于“宦情羁思共凄凄”的远谪之人,其思愈苦。加之“秋景”之中,又有春莺乱啭—— 提醒愁人:这毕竟是春天。这就把伤春和悲秋两种情绪杂揉起来了。莺声本美,无所谓“乱”,由于人心烦乱,所以听起来也觉得它“乱”了。
全诗将心境与物色打成一片。景物萧索,不仅因了伤心人别有怀抱、以我观物的缘故,同时反过来又更增其伤怀,结果是宦情羁思更凄凄了。一般说来,柳宗元在贬谪期间所写的诗不象刘禹锡那样乐观,那样能振奋人心,但它仍较深刻反映了封建时代被压抑的正直有志之士的悲愤。
相关阅读
1 简论柳宗元散文的特点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居功至伟。 柳宗元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先秦之后隋唐以前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捕蛇者说》赏析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nwǎn)、瘘(lu)、疠(l),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查看全文】
3 关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公元 773─819),字子厚,是与白居易同时的大诗人、大文学家。他与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风格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司马迁)[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全诗鉴赏《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全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原文】 秋晓行南谷1经荒村 杪秋2霜露重,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赏析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诗鉴赏: 柳宗元的诗歌大都写于他遭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赏析: 诗一、二两句,切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经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