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永贞革新与中唐诗歌

发布时间:2015-07-16 00:00

  公元805年(唐德宗贞元21年)正月,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即唐顺宗。2月,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行使内相职权;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执掌起草国家文件法令之权。王叔文在德宗时,是太子李诵的侍读官,侍奉太子读书,与太子关系亲近,柳宗元是王叔文信任的密切助手。李诵一登上帝位,就把血气方刚、有爱过激情、与自己有共识的王、柳等一批人提拔重用起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这就是有名的“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带有明显的法家思想痕迹,其主要目的是试图缓解中唐以来日益尖锐的政治、经济和阶级矛盾,具体措施有撤贪官、免天下百姓所欠交的五十万贯租赋、禁宫市、五坊小儿等,同时接掌太监手中的兵权,为此后的消灭宦官、藩镇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做好准备。总体来说,“永贞革新”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实际上也的确为以后宪宗的小中兴局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永贞革新”伊始,以权宦俱文珍为代表的、代表既得利益者的旧官僚集团开始逼顺宗退位,而顺宗本就因中风口不能言,遂让位宪宗。由于二王等永贞党人先前曾反对立宪宗为太子,因此宪宗上台后马上依靠太监和各方势力,把他们全数打倒:王叔文被贬渝州司户,次年被赐死;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韦执谊贬为崖州司马,均死于贬所;柳宗元、刘禹锡、程异、陈谏、凌准、韩晔、韩泰都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州司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诗歌与政治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诗歌的发展总是无法摆脱统治者和时代的影响,细究起来就是反应与被反应、渗透与被渗透的关系。诗歌在给我们带来艺术快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政治的思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唐代绝大多数诗人的政治理想,当他们不能被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之时,便退而以诗抒其愤,于是在他们的诗歌中便出现许许多多与政治面貌有关的诗句。唐诗从初唐开始一直伴随着唐王朝的兴衰变化而变化,现在我们主要通过了解“永贞革新”之后唐诗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诗歌与政治的关系。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永贞革新之后的代表诗人,他们的诗歌较典型的代表了中唐诗歌的特点,在此就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来分析永贞革新对当时诗坛的影响。

  柳宗元、刘禹锡,因为志同道合而共同投身于永贞革新,成为王叔文集团的中坚;因为革新惨败而同遭贬斥,成为“八司马”的典型;因为抑塞不平而一起吟啸于南荒山水,成为元和文学的代表。他们的契合,政治是机缘;他们的落拓,政治是媒孽;他们的成就,政治是月老。政治导引了他们的人生走向,政治更从而决定了他们文学的基调。

  叶嘉莹先生说:柳宗元“在永州贬所消磨了漫长而抑郁的十年,何况司马一职又是全无实权的一个地方佐吏,因此永州的山水乃成为了柳宗元所有悲愤失意之情的唯一寄托”。柳宗元在永州所创的诗歌不仅反应了他苦闷的心态,更是表达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柳宗元的诗歌以山水题材诗为主,下面来看看柳宗元的几首山水诗:

  与崔策登西山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这首赠诗写于元和七年(812)秋,与诗人的山水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应是姊妹篇。这首诗未具体描写山的景色,而是发登临后幽古之思情。刻画了一个执着追求而又窘迫无奈的忧愁苦闷的自我形象。诗一开篇,着笔高远,“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秋晨清露白鹤,一连串明静、清丽而活泼的意象,给山描绘了一幅雄阔的背景图,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以平淡的笔墨,叙述了登山的历程:“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愚溪上有木桥相连,桥之“危”,路之“萦回”,道出了诗人心怀恐惧、仕途艰危的复杂感情,与上联形成极大的反差,正表现诗人执着追求而重受挫折、处境艰危的困苦心境。他和友人一同欣赏永州潇水西岸西山的独特景色,然而山水胜景并不能缓解盘绕的愁肠,还须友情相助,愁情之深重由此可见一斑。如这样的情形于诗人并不少见: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相关阅读
1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是出自著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佳作《重别梦得》,是非常著名的诗篇。那么,《重别梦得》是怎样一首诗呢? 【前言】 《重别梦得》是唐代文学家 【查看全文】

2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钴鉧潭记》原文及译文

《钴鉧潭记》原文: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的背景资料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但是人们认为他的文的成就大于诗。其实不管是柳宗元的文还是诗,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那么,在探究诗歌之前,我们先去了解他的背景资料吧 【查看全文】

5 哀溺 柳宗元

导语:柳宗元的《哀溺》讲述的是一个人不愿意放弃财务最终被水淹死的故事,告诫人们钱财虽然重要,但是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哀溺》,欢迎阅读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韩愈倡导

导语:柳宗元和韩愈倡导什么呢?柳宗元和韩愈是我国非常出名的文学家,在历史长河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柳宗元韩愈倡导什么呢? 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领导了古文运动,他们提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