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唐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鉴赏

发布时间:2015-08-29 00:00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于贬谪永州期间的一首诗。全诗八句四十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韦之超脱。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诗鉴赏

  柳宗元的诗歌大都写于他遭贬之后,而且大多抒写其离乡去国的哀愁和谪居生活的苦闷。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被贬永州的困境中。

  诗一开篇便扣紧了题意:深秋,寒夜寂寥。诗人因心绪不宁,至“中夜”仍孤自愁苦,辗转难眠。户外,传来了“繁露”滴落的轻微的声音,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静寂的夜晚。于是,他打开屋门,来到西园。

  户外,空旷、宁静。一轮明月从东山后面爬上来,把它那清冷的光辉洒在疏疏落落的竹林之中。“泠泠”一词用在此处极为巧妙,诗人取其“清凉”之意来形容月光,与“寒月”的“寒”字互相映衬,着意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意境。

  此时,四周万籁俱寂。山脚下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声,愈远而声音愈为清晰,山中的野鸟偶尔发出一阵喧鸣,这更反衬出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

  诗人用“繁露”坠地、石泉的“逾响”和空山深涧的鸟鸣,极写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这种以闹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生动地勾画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

  在这景色中寄寓着作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有遭冷遇后的不平,有离开家园和亲人的寂寞,也有封建知识分子的孤傲高洁..。

  诗人面对眼前清冷寂静的景色,倚门沉思默想,直至天明。尽管如此,诗人仍无法摆脱孤独苦闷的心境,所以最后说“寂寞将何言”,寥寥数语,其种种苦痛和烦恼尽在不言中。

  诗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大地的宁静和山林的空旷,从而绘成了一幅意境清幽的月夜图,繁露、寒月、疏竹、石泉的流响以及山涧的鸟鸣涵盖其中,显示出诗中有画,静中有声、动静相衬的特色。


相关阅读
1 假如我是柳宗元

导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一直备受人们的爱戴,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假如我是柳宗元的作文,欢迎阅读! 在你的《小石潭记》中,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被贬柳州的故事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译文及注释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 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 【查看全文】

4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创作背景

《小石城山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 【查看全文】

6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他的文章的成就大于诗。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有哪些 柳宗元一生诗歌作品只有一百多首,在诗歌文豪辈出的唐代,柳宗元属于少产量诗人。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