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发布时间:2016-11-04 00:00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是怎样的呢?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诗句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shāo)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其上,为睥(pì)睨(nì)梁 欐(li四声)[1]之形;其旁出堡坞(wù),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cù)偃(yǎn)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gēng)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注释

  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岸。④睥睨(pì nì):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欐(lì),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激越:声音响亮清脆。⑧美箭:美竹。⑨疏数(cù)偃仰:疏密起伏。数(cù):密。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仰:抬头。⑩造物者:指天。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创造的,故称天为“造物者”。⑾中州:中原地区。⑿夷狄:指偏远的永州。⒀更千百年句:经历千百年而不能一献其优美景致而被人们所赏识、承认。⒁固:真的。⒂不宜如是:不应这样做,即徒劳的把小石城山安排在荒僻的永州。⒃气之灵:地气的灵秀。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诗选(二)

导语: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六十八首柳宗元诗歌作品。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生毕业网。 零陵春望 唐 柳宗元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与柳州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封建论翻译

著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对于封建制度有着怎样的看法呢?而文学作品《封建论》将陈述柳宗元的观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封建论》翻译,欢迎阅读!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 天地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的《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五言古诗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 【查看全文】

5 解读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小”

导语:《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贬永州后而写的一组游记山水散文,他借游览山水,抓住永州的一些小景致,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不满,排遣谪居之苦闷和居夷之忧烦。 一 柳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的诗早梅

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这首《早梅》语言平实质直,表达诗人的高洁、孤傲的情志。全诗如下: 早梅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