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当过宰相吗?大家不禁的疑问。相信学过唐诗的同学们,都知道在很久之前的唐朝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那就是曾当人过校书郎的柳宗元。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平生担任过的官职,为大家揭晓柳宗元当过宰相吗的谜团,欢迎大家阅读。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
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
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
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改元永贞,即顺宗。顺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与王叔文等政见相同,也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
805年(永贞元年),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815年离开永州,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10年。
815年(元和十年)三月十四日,柳宗元被改贬到柳州(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任刺史。
815年(元和十年)三月底,柳宗元从长安出发,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达。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诏书还未达柳州,柳宗元却因病在柳州去世。享年47岁。
从中唐乱世里走出来的柳宗元
很高兴再次到潇湘讲坛讲柳宗元。这次十讲,分生平、思想、文学和为人三个部分,从不一样的角度,用不同以往的观点,全新解读柳宗元。第一讲我们说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
大家知道,一个历史人物的形成无外乎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一是家庭和家族的熏陶,再就是个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柳宗元的人生很独特,年青时刚崭露头角就遭贬,一直到死都没走出困境,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他能说出别人说不出来的话,看透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做出别人不敢做的事,这就不足为怪了。
文学繁荣、思想沉寂的盛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顶盛时期,从开国至灭亡,经历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历史往往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许多事情是悖谬的。唐朝是诗的国度,也是文学昌盛的时代。“韩柳文章李杜诗”。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这是唐代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李杜诗歌照亮了中国诗坛,韩柳文章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坛。
可与之相对,盛世却思想沉寂,当时阴阳五行附会之说风行,佛道和谶纬迷信浸漫着社会。这里说的谶纬,是秦汉以来,巫师、方士、神学家编造的一些预卜吉凶、迷信附会的邪说。当时整个社会,上下都迷痴这些东西。
对唐代的历史,史界一般以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划界,分为前期和后期。柳宗元是生活在这两个时期相交汇的中唐社会。前面是盛唐,经济发达,社会安康;后面是衰世,社会一片乱象。中唐的提法,最早见于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他在那里把唐代分为初、盛、中、晚四期。所谓中唐,起始代宗大历年(公元766—779年),终至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其间五十几年,历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柳宗元一生恰巧贯串了这一时代。
胡人血统与李唐王朝
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皇权社会,一切都归帝王所有。土地是帝王的领土,臣民是帝王的奴仆。帝王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李唐王朝与其他汉人朝代有些不一样,皇室有胡人血统,出于陇西拓跋族,虽然历来史家有不同的争议,但从已有的史料看,起码也是汉人与少数民族的混血儿。我国南北朝至隋唐间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不同民族通婚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史书有这样一句很著名的话:“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为此,唐代社会没有那么多禁忌和礼数,思想开放,吸纳四方。
唐朝吸收了隋灭亡的教训,经初期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可到唐玄宗后期,社会发生了大的变化,一瞬间生出了二大毒瘤;外有藩镇之乱,内有宦官害权,唐朝从此开始走下坡路了,国家衰败了。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说一下唐玄宗。唐玄宗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皇帝,他从二十八岁登基,到七十八岁死,在位四十五年。唐玄宗一生有两件曜眼史册的事,一是开元盛世,一是与扬贵妃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唐玄宗也做了两件祸害唐朝的事,这就是宠用宦人,养痈藩邦,酿成了八年的安史之乱。说到藩患,应与唐玄宗的民族习性有关,这一点历来没有引起史学家的注意。其实唐玄宗喜欢而又被其葬送的安禄山也是胡人,本姓康,因母亲后来嫁给突厥人随继父改姓安。史思明是突厥人,名字是唐玄宗赐的。唐时许多节度使都是胡人。
柳宗元生于由盛而衰的唐朝
柳宗元出生前的十一年,代宗广德元年,也就是公元763年,朝廷平息了安史之乱。在这之前的一年,六十二岁的李白死于避难途中的安徽当涂。李白比杜甫大十二岁。到柳宗元出生前三年,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五十七岁的杜甫又死在去岳阳的小船上。李白和杜甫是开元盛世的文坛代表,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这两个人的死也恰好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逝去。李白信道教,一身仙风道骨,被称为“谪仙人”。李白自己有诗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说自己不是山村野夫,要到朝廷去作官。他敢借醉酒在朝堂上当着玄宗和杨贵妃的面让宦官高力士给自己脱靴。要知道这不单纯是一种酒戏,因为当时高力士是玄宗最宠信的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白敢如此放浪,说他以诗名傲世,不如说这也透着当时社会的宽容。后来李白被放逐出京,这种豪放旷达的声音和行经就不见了。好日子过到了头,祸乱就出来了。
安史之乱,让昔日的繁华成流水落花,一切美好的辉煌都化作梦里烟云。与盛世李白的豪放不一样,中唐这时生出了一个新的时代面孔凸现在人们面前,他内敛不狂放;儒雅不世俗;他倔强不屈没有软骨,这就是柳宗元。
中晚唐的藩镇之乱
下面我先来说说藩镇之乱。柳宗元出生后,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了,可藩镇之患却深深植根于唐朝的社会里。到宪宗时,藩镇由玄宗时的九镇增至四十八镇。开始时,藩镇只授给军权,可后来节度使逐渐坐大,集经济、军事、行政于一身,统领少则数州,多则十几州,成了游离朝廷之外的独立王国。唐德宗姑息藩镇,他在位时,有的藩镇终身占据一地也不离开。藩镇间有时相互攻伐,又时常结伙一起向朝廷发难,还会与朝臣勾结争利。到后来藩镇沿袭世袭制,父子相承,或由亲信继承,再逼朝廷下诏承认。他们在所辖州县,任意所为。
元和末年的韩弘,镇据大粱二十多年,从不向朝廷交赋税,他库存的粮食就够当时朝廷一年养兵用的。那时社会矛盾错纵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皇权与藩镇政权平时是共生相容的,只有到矛盾突起时才发生战乱。永贞革新带头闹事的藩镇韦皋,他在四川经营了二十一年,四川是天富之国。韦皋一方面加倍征收赋税,向皇帝送丰盛的财物固宠:一方面给士兵大量赏赐安抚他们。士兵结婚﹑嫁女﹑有丧事,都供给花费。士兵用命,使他得以安稳坐镇西川。韦皋自己任用官吏,年头久的幕僚就去做刺史,卸任要回幕府,而不让去朝廷,那是怕泄露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府库充实时,他也会宽待百姓,三年免一年的租税。韦皋死后,蜀人心服他的智慧又害怕他的威势,都画像供奉他。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正月十七日,韦皋死,刘辟自做留后,因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就造反了。
柳宗元幼年屡遭藩祸
柳宗元小时候是在藩镇作乱的战火中度过的。从三岁时起,屡屡遭遇藩祸。他九岁时,藩镇田悅与李纳、朱滔、王武俊、李希烈等五人勾结,纷纷称王称帝,公开与朝廷对抗。十一岁时,泾原平叛兵途经长安时,因没得到朝廷的赏赐发动了兵变。德宗慌乱中只带太子等一百多人逃出了京城。这时闲居在长安的卢龙节度使朱泚趁乱称帝,杀死了没来得及逃走的七十七个王子、王孙和郡王、公主,给德宗朝致命的打击。
十二岁那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反。李怀光本来是平定安史之乱名将郭子仪的部将,他奉诏救驾,因不满朝政,也与朱泚勾结反叛了。握重兵的藩镇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一不随意就刀枪相见。
柳宗元十三岁那年,随父在夏口经历了平息藩镇的战事,事后他曾代一个称崔中丞的人写表称贺。刘禹锡后来在编《柳集》序里记载了这件事,说:“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这件事一时成了当时人们传颂的佳话。元和十年还发生了在京城诛杀朝臣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因上疏要求赦免叛乱藩镇吴元济被拒,与宰相武元衡结怨。王承宗派人埋伏在上早朝的路上刺杀了武元衡,并把头砍下来带走了。同时遭刺杀的还有御使中丞裴度,幸运的是裴度侥幸逃过了一劫。在天子脚下,公然敢明目张胆地刺杀朝廷重臣,藩镇横行猖獗可见一斑。武元衡曾因政见不同与柳宗元等人结怨,柳宗元后来再次遭贬不用也与武元衡有关。武元衡遇刺时,柳宗元在柳州,当听到武元衡的死讯,一向待人宽厚大义的柳宗元并不是幸灾乐祸,以怨相报,而是作诗《古东门行》谴责这件事。柳宗元对朝廷的无能表示不满,嘲笑宪宗只会安抚死者,讥讽“万金宠赠不如土”。
相关阅读
1 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
导语: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著名的诗人柳宗元,那么在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中,我们可以探寻到诗人柳宗元的哪些事迹呢? 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简介 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中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箕子碑》《箕子碑》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柳州时期诗文浅析柳宗元因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最终不得重用,远赴柳州。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文学成绩卓著。柳州时期诗文与永州时期的诗文不同,体现了一番新的境况,对此小编分享柳宗元柳州时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诗《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赏析《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作永州司马的途中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译文及注释《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 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 【查看全文】
6 行路难柳宗元导语:这首七言古诗《行路难》为著名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而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一直备受争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行路难,欢迎阅读! 《行路难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