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小时候

发布时间:2016-12-29 00:00

  王勃的小时候是怎样的呢?王勃是唐代非常著名的诗人,他有着神童的美誉,文采俱佳。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小时候的故事,欢迎阅读!

  王勃小时候篇一:

  王勃小的时候,一天,家中有客人来访,父亲王福畴在客厅中招待客人,从客厅中正好能看见王勃的书房。只见王勃端来一杯水,倒一些在一块大砚台中,又拿起一块墨,不停地研了起来。研好后,王勃洗了洗手,擦了一把汗,掀开蚊帐,蒙头就睡。

  客人对王勃的举动难以理解,就问王福畴:“你家公子研好墨,不作文章却上床睡觉,这是何种学习之法啊?”王福畴笑答:“这是小儿的一个习惯,他往往是研好墨,上床蒙头构思,然后起床开始写作,一气呵成。”

  客人听后,思考片刻,频频点头,并说:“此乃打腹稿!贵公子有他独到之处啊!”

  王福畴陪客人闲聊,不一会儿,只见王勃翻身下床,走到桌前,铺好纸,拿起笔,一首五言绝句顷刻而就。客人好奇地凑近桌前,王勃谦虚地说:“请伯伯指点。”客人一看,这首五言绝句立意新颖,合仄押韵,一字不易,于是惊叹不已,连声称赞“贤侄奇才”。

  王勃小时候篇二:

  有一天,一家人正在吃饭,兄弟四人的名字忽地引起了王勃的深思,遂问父亲:“爹爹,你为我们兄弟,四人取的名字里,为什么都要有个‘力’字呢?”王福畴听了,不禁一愣,然后又高兴地反问说:“你们说说看,我有什么用意呢?”王勃的大哥王鼢此时已学识有名,才华出众,进士及第。见父亲问及,面带羞愧地说:“父亲学识渊博,您的用意不是做儿子的所能猜得到的。”王勃的二哥王动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出来。

  王福畴见他们二人都未答出,遂又问王勃说:“这个问题是你提出来的,想必你能够解答,快说给我听听!”其实,王勃对他们兄弟的名字中都带个“力”字旁,早就有所思考,查阅过不少经典著作,并且已经从《孟子》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述中得到启发,深感父亲对他们兄弟四人寄予厚望。今日一问,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现见父亲让他回答,便说:“想我王氏家中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并且一向遵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则,深得朝廷信赖和民众爱戴。基于这一点,使我想到,我们的名字中之所以都有个‘力’字旁,其用心有二,一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你是要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想着那些劳力的民众,不要以君子自居,二是要我们长大后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王福畴听了王勃的回答,高兴得一下子将王勃揽入怀中,心情激动地说:“好孩子,你今日算把为父的意思说透了。”

  这一派赞扬声,更加激发了王勃刻苦学习的热情。他九岁那年,就开始研读颜师古的《汉书注》了。王勃对于颜师古这样的一代大儒,是十分佩服的;对于他的大作《汉书注》,更是奉若经典,一字一句仔细推敲,不敢稍有疏忽。但是。在他拜读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些注解不够准确,甚至有的解释错了。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他查阅了成千上万的资料,对照了几十种版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一条一条地列了出来。最后,他又把自己的这些发现和理解撰写成一本书,取名为《指瑕》。

  王勃读书,不仅刻苦勤奋,而且兴趣广泛。他十岁的时候,就已精通了《诗》、《书》、《礼》、《易》等六部经书。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十一岁那年,在长安街上,看见一位叫曹元的著名医生,便虚心向前求教。从言谈中,王勃发现曹元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甚为世人称赞,于是拜其为师。此后,他便在曹元的指导下,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书籍,并掌握了其精华。

  公元664年,右相刘祥道巡视关内,时年十四岁的王勃写了《上刘右相书》,引经据典,据理分析,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朝廷的侵略政策。刘祥道看后,十分震惊,便推荐他参加了科考。果然他名列榜首,被任命为朝散郎,留在了皇帝身边。


相关阅读
1 《滕王阁序》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 【查看全文】

2 王勃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查看全文】

3 王勃《滕王阁序》通假字

《滕王阁序》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查看全文】

4 王勃 滕王阁序读后感

如果没有王勃的这篇千古流传的《膝王阁序》,滕王阁的盛名自然会削减不少。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滕王阁序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王勃 滕王阁序读后感一 林中流淌的溪水,面前总会有 【查看全文】

5 悲喜之中看王勃

《滕王阁序》以其辞采华美、诗情画意、生动感人而传诵千古。我们读此文往往会因太注意辞藻,而忽略作者的情感。 兴有四喜 一喜躬逢胜饯。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小小 【查看全文】

6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