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代表诗作

发布时间:2017-01-11 00:00

  导语: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被后人成为“初唐四杰”。而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诗人王勃的代表诗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亭夜宴》(作者:王勃)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山亭夜宴》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5卷第4首。

  【原文】

  山亭夜宴

  作者:唐·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注释】

  ①桂宇:用桂木所造之屋。幽襟:幽雅之情怀。

  ②山亭:全诗校:“一作松台。”凉夜永:潘岳《秋兴赋》:“觉凉夜之方永。”

  ③森沉:树木繁茂幽深。

  ④汀:全诗校:“一作阿。”

  ⑤清兴:雅兴。阑:将尽。

  ⑥初景:晨光。

  【翻译】

  一些有幽情雅意的人,聚会在一个用桂木修盖的精致的山亭里。但山亭的聚会却在一个长长的寒夜里。那阴森茂盛而莽莽无边的山路上寒凉无人,那山亭门外严整肃穆。一片寂静竹林把南河的夜色变得更为昏暗,荷花在北潭里正随风翻弄它的倒影。夜宴的雅兴特别高,所以终夜没有回家,一直延续到早晨的太阳照在树梢头的时候。

  《江南弄》(作者:王勃)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江南弄》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5卷第13首。

  【原文】

  江南弄

  作者:唐·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露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注释】

  ①江南弄:乐府《清商曲》名,梁武帝时作。见《乐府诗集》卷五0引《古今乐录》。

  ②玉童:仙童。

  ③露:全诗校:“一作雾。”

  ④双飞凤凰曲:《西京杂记》卷二载:汉成帝时,庆安世“善鼓琴,能为《双凤离鸾》之曲”。

  《采莲曲》(作者:王勃)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5卷第10首。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写下这首《采莲曲》,《采莲曲》虽乐府曲名,虽是袭用乐府旧题,写的却是江南农村的真实生活。

  【原文】

  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

  作者: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注释】

  1、采莲曲:乐府《清商曲》名。全诗校:“《乐府》作采莲归。”

  2、芙蓉衣:本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凫:野鸭。

  4、桂棹兰桡: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桡。”棹、桡、枻,均为船桨。

  5、屿:岛。

  6、佳期:屈原《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后因以佳期指欢聚的日子。

  7、采:全诗校:“乐府诗作摘。”

  8、倡家:娼妓。

  9、把:攀,采。

  10、稠:全诗校:“一作重。”

  11、“花红”句:萧统《采莲曲》:“江花玉面两相似。”

  12、佳人:指征夫。在兹:全诗校:“一作兹期。”

  13、共蒂:并蒂莲。

  14、连丝:怜思之谐音。

  15、无:全诗校:“一作何。”

  16、从:全诗校:“一作徒。”

  17、西:全诗校:“一作南。”

  18、歇:停止。

  19、裴回:同“徘徊”。全诗校:“《乐府诗集》无此二字。”

  20、丰茸:风姿美好。

  21、江:全诗校:“一作光。”

  22、路:全诗校:“一作更。”

  《咏风》(作者:王勃)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咏风》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5卷第5首。

  【原文】

  咏风

  作者: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释】

  (1)肃肃:形容快速。

  (2)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3)动息:活动与休息。

  【赏析】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此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正当如此。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相关阅读
1 王勃《落花落》赏析

落花落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 【查看全文】

2 《少年王勃》背景资料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 【查看全文】

3 《滕王阁序》的原文及赏析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 【查看全文】

4 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王勃的滕王阁序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 滕王阁序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 【查看全文】

5 王勃哪人

王勃哪里人呢?王勃在参加一次聚会的时候,即席写下了《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文惊四望,堪称千古美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哪里人,欢迎阅读! 王勃哪里人? 王勃(649或 【查看全文】

6 王勃古诗《咏风》赏析

这是诗人王勃表达他的平等的政治理想的杰作,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咏风 作者: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