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号什么

发布时间:2017-01-19 00:00

  导语: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文风独具特色,为唐诗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

  王勃号什么?

  【王勃】没有号,字【子安】。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代表作有《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知识扩展:金殿对策:十四岁王勃获封朝散郎

  后来,王福畤又“逮住”杜易简,这人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之族兄,杜易简也夸奖王家兄弟(王勔、王勮、王勃)道:“此王氏三珠树也”。记下这句话,王福畤又四处宣扬。

  这杜易简,名字叫“易简”,但他的背景却一点也不简单:他姨是当朝宰相岑文本的母亲,岑家,父子三代宰相,后来家道败落了,倒出了位大诗人,叫岑参。所以杜甫和岑参,是能论上亲戚的,此为后话。

  由于杜易简和当时的宰相是姨表兄,就像贾宝玉和薛蟠那种关系。有这一层关系在,这杜易简就一路绿灯,考中了进土,后来又升为考功员外郎(从六品),这官品级不是太高,但权力不小,专门负责主持科举。所以嘛,老杜的爷爷杜审言(字必简),二十五岁时,也就顺风顺水地考中了进士,虽说“老老杜”的诗写得也算不错,但这其中难说一点猫腻也没有。举个例子:王维的才华够出众了吧,还要哄得玉真公主开心,才得以中举。

  王勃之父每天都在努力,宣传他的儿子。机会总是等待有准备的人嘛,麟德初年,十四岁的王勃给当时来巡访民情的右相(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刘祥道写了一封长信,全文大约接近三千字,这自荐书写得气势不凡,声韵铿锵,我们看其中最关键的一段:

  君侯足下出纳王命,升降天衢,激扬凤扆之前,趋步麟台之上,亦复知天下有遗俊乎?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伏愿辟东阁,开北堂,待之以上宾,期之以国士,使得披肝胆,布腹心,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纲纪。然后鹰扬豹变,出蓬户而拜青墀;附景抟风,舍苔衣而见绛阙。幸甚!斯不为难矣。庶几乎麑卵不弃,终感元枵之精;骏骨时收,或致飞黄之锡。

  有人说旧时中国人流行“自卑症”,一味地谦虚客气,写自荐信也不敢夸自己的长处,和欧美人那种擅于表现自己的作风大相径庭。这事不假,但在唐代时,我们中国人绝对不是这样的。有人讲析李白那封《与韩荆州书》,说写得豪气满纸,一点也没有卑下之态,不掉份儿,其实唐人多半如此,都非常能“吹”。

  你看王勃,写的是:“亦复知天下有遗俊乎” ——你知道有我这样杰出的人才被遗漏吗?他一个小小的十四岁少年,就要求皇帝按“上宾”、“国士”来对待,要是现在的初中生说这样的大话,家长就先给骂回去了。所以,不能按明清时迂腐规矩的思想,来揣摩唐时的精神。那时的人,昂扬上进,自由奔放,极少拘束。

  王勃这一炮打响了,刘祥道见有这样的神童,堪称“国之祥瑞”,于是就推荐给了唐高宗。如今推想,这一行动,肯定也是夸儿子有瘾的王福畤幕后策划的。

  “金殿对策”的结果很喜庆,皇帝对王勃很满意,封他为朝散郎。这是一个从七品上的官职,和中下等规模的县令级别相当。七品芝麻官啊!熟悉唐朝制度的人知道,新科进士,一般都要从九品的县尉或校书郎什么的做起,熬个八九年,能到七品就不错了。王勃年纪如此幼小,就能走到这一步,而且是天子驾前,能够接近最高权力中枢的位置,真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前程似锦。

  当时,武则天已立为皇后,以她那旺盛的精力和对政事的热衷程度,我猜想,这位未来的女皇,不可能没有听说过王勃这个小神童。

  在这一年,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文章大佬、朝堂重臣上官仪,因和唐高宗密议要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被心狠手辣的武后下令抄家处斩。这位初唐诗坛上“体制内”的文坛领袖,就这样一命呜呼了。他有个孙女,还是吃奶的小娃娃,和她妈妈一起被罚入宫中当奴婢,这就是后来的上官婉儿,也是一位初唐文坛上的重要人物。

  话说,那李太白只在皇宫中混了半年多,就四处夸耀“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荣宠,什么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之类,多半是李白的自我炒作,当不得真。他一个小小的翰林供奉,哪里有这样大的威风?而王勃在皇宫呆了四年多,时刻亲近龙颜,为皇家写了大量的文赋,如《乾元殿颂》《拜南郊颂》《九成宫颂》等等,并在天皇天后(高宗、武后当时的称呼)封禅泰山时,写下著名的《宸游东岳颂》。

  进入历史深处,还原唐代诗人诗酒年华背后的仕途生活。


相关阅读
1 《铜雀妓(其二》全诗鉴赏

导语: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王勃铜雀妓(其二)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铜雀妓(其二) 王勃 妾本深宫妓, 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 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 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 【查看全文】

2 王勃古诗《白下驿饯唐少府》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 【查看全文】

3 王勃别薛华原文及翻译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出自王勃的《别薛华》。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别薛 【查看全文】

4 王勃古诗《麻平晚行》

麻平晚行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查看全文】

5 课文少年王勃教后反思

《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两点: 在教学过程中, 【查看全文】

6 王勃之死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年27 岁。这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 王勃,字子安,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