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图片

发布时间:2016-08-27 00:00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出塞王昌龄!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那秦汉时的月亮,依然明亮,依然照耀着如今的边关,而万里出征的将士却踪影难寻,永远长眠在了异乡。在深沉的感慨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明诗人对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起句用“秦月”“汉关”互文,跨越千古,自有一股雄浑苍凉之气充溢全篇。继而诗人由士卒不能生还的悲剧写到对“龙城飞将”的期望,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将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掷地有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诗人对朝庭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全诗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诗境雄浑深远,确为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王昌龄《初日》赏析

王昌龄的《初日》是怎样的一首诗作呢?快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王昌龄的古诗《初日》吧! 初日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查看全文】

2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下面是王昌龄的古诗《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赏析,欢迎阅读。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查看全文】

3 王昌龄的古诗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 唐代着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 【查看全文】

4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这首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 【查看全文】

5 从军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王昌龄创作的古诗《从军行二首其一》,描写了沙漠的荒芜以及战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诗《从军行二首其一》,,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二首其一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 【查看全文】

6 王昌龄爱国的诗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下面是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