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王昌龄的这首古诗出塞!
【出塞的意思】
基本解释:
◎ 出塞 chū sài [come out to border area][古] 远出边塞
详细解释出边塞。《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 梁 , 梁 破则 周 危矣。” 唐 李白 《太原早秋》诗:“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蒋文肃入场》:“上閲其文喜之,因改今名,遂携出塞,不数载以致大拜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六○八年, 隋炀帝 出塞巡视去年所筑 长城 ,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 长城 。”
【诗歌】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作者小传】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適、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相关阅读
1 王昌龄《咏琴诗》
导语:王昌龄《咏琴诗》是一篇怎样的诗篇呢?王昌龄《咏琴诗》抒发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咏琴诗》原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琴诗》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查看全文】
2 小学王昌龄的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下面和小编一起欣赏王昌龄的诗吧! 芙蓉 【查看全文】
3 揭秘诗人王昌龄的绝好人缘王昌龄的诗作不多,人生的传奇不多,正史野史的记载寥寥几笔,其一生行状始终无法厘清,存在各种是耶非耶的疑问。但他有一种神秘的能量,和盛世大唐同在,注释着唐代的雄性与 【查看全文】
4 王昌龄:长信怨诗人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 【查看全文】
5 王昌龄《秋兴》《秋兴》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3首。 秋兴 作者:唐王昌龄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 【查看全文】
6 王昌龄集编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是200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昌龄。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