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三王昌龄

发布时间:2016-10-12 00:00

  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是非常出色的边塞诗,其中,《从军行其三》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从军行其三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译文】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相关阅读
1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查看全文】

2 送柴侍御王昌龄

这首离别诗作,表达诗人王昌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 【查看全文】

3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的教学设计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四的教学设计,欢迎来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 【查看全文】

4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教案

设计思路: 1、结合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这四点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诗意。 3、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体会品悟诗情,并背 【查看全文】

5 少年行 王昌龄

《少年行二首西陵侠少年》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5首。 少年行二首西陵侠少年 作者:唐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 【查看全文】

6 王昌龄做过哪些事

王昌龄做过哪些事呢?关于王昌龄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 投笔从戎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