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王之涣原文

发布时间:2016-12-15 00:00

  在《凉州词》诗作中,诗人王之涣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也向人们展现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凉州词》原文,欢迎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诗文解释】

  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凉州词【词语注释】

  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凉州词【诗文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相关阅读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诗意

《登鹳雀楼 》中,诗人王之涣用了极其朴素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河山,是山水诗中的佳作。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查看全文】

2 凉州词王之涣 拼音版

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气势磅礴,写的主要是什么内容呢? 凉州词 王之涣 hung h yuǎn shng bi y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n gū chng wn r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 h xū yun yng liǔ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比较著名的有王之涣的和王翰的诗作。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赏析,一起来了解一下。 【年代】:唐【作者】:王之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王之涣赏析

王之涣这首诗《凉州词》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的如此的苍凉慷慨,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查看全文】

5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凉州词》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欢迎阅读。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 【查看全文】

6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登鹳雀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