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下面我们来做一下《寄李儋元锡》阅读题。
《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请赏析首联中“又”字的妙处。(2分)
(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2.(8分)(1)“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1分)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1分)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2分)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2分)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2分)
【赏析】
诗是寄赠好友 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 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 通,情况不明。
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 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 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 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的“雨殇”情节
韦应物笔下的雨,既是他心灵世界凄凉感伤的写照,也是他困窘境遇坎坷失意的映射。 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是自然界寻常的事物。然而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如琴弦般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的悼亡诗悼亡诗是特定的妻子死了,丈夫追悼、怀念妻子写的诗歌,因此,我想象不出世界上还有什么题材和感情比悼亡诗更能感动人心的了,因为它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集生死爱恋于一体的诗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清谈、自然、抒情风格自成一家之体,在唐代诗歌史上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 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为后人留下了550多首诗歌,其中有不少反映战乱、批判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的《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是作者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在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①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 【查看全文】
5 《闻雁》 韦应物韦应物的《闻雁》描写了由远飞的大雁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 闻雁 故园眇何处1?归思方悠哉2。 淮南秋雨夜3,高斋闻雁来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的《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作者:唐韦应物 前舟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