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发布时间:2017-03-25 00:00

  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写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诗的结构细密,情意曲折,重点突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作者: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注解】

  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韵译】

  我们曾经客居江汉,常常来往;每次与您相聚,总要喝醉而还。

  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时光如流水,不觉得已经十年。

  今日相逢友情依旧,欢笑依然;只是头发稀疏,双鬓也已斑斑。

  您问我: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因为淮水边的秋山,还可依恋!

  【评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本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象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颇见这首诗的熔裁功夫。

  拓展阅读: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1)本诗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答:诗中表达了诗人一种悲喜交集的情绪特点。喜的是阔别重逢,旧情仍在;而且此地秀色宜人,可修身养性。悲的是漂泊流转,岁月蹉跎。

  (2)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请谈一谈你对本诗疏密特点的理解。

  答:疏的地方: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但只用了疏朗的笔墨,就起到了铺垫、陪衬的作用。密的地方:颈联和尾联细腻地描写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突出了故交情笃,也写出了自己的心迹,这是全诗的重点和主体,能给人留下真切的印象。


相关阅读
1 《龙门游眺》韦应物鉴赏

作品介绍 《龙门游眺》的作者是韦应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2卷。 原文 龙门游眺 作者:唐·韦应物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 【查看全文】

2 州西涧 韦应物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韦应物的这首古诗! 滁(ch)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 【查看全文】

3 诗人韦应物悼亡诗中的深挚情怀

韦应物的悼亡诗及墓志都反映出妻子在韦应物心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悼亡诗创作的初衷。 大历年间是唐诗由盛唐转入中唐的过渡时期,韦应物是这一转变中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对韦应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引导语: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是写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的喜悦之情,颇有感慨,全诗如下: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 【查看全文】

5 韦应物与滁州西涧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滁州西涧》更是为后人所著称。 韦应物是唐代诗人。他早年豪纵不羁,横 【查看全文】

6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赏析

韦应物(737791) 京兆长安人。少年时即事玄宗。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性行高洁,虔敬佛教,与皎然、顾况等友善。其诗闲淡简远,韵律生动,有陶渊明之风,世称陶韦。有《韦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