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发布时间:2017-03-25 00:00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

  寄全椒山中道士1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2。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3。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4。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5?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白话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拓展阅读:《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寒食寄京师诸弟⑴

  雨中禁火空斋冷⑵,江上流莺独坐听⑶。

  把酒看花想诸弟⑷,杜陵寒食草青青⑸。

  【注释】

  ⑴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⑵空斋:空荡的书斋。

  ⑶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⑷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白话译文】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阅读
1 韦应物《滁州西涧》教案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 【查看全文】

2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阅读答案及赏析

引导语: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全诗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 【查看全文】

3 韦应物:《闻燕》赏析

引导语:《闻雁》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诗背后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闻雁 【查看全文】

4 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赏析

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值得我们细读。 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赏析】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 【查看全文】

5 早春对雪 韦应物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是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7卷。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作者:唐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 【查看全文】

6 韦应物:《观田家》赏析

引导语:韦应物,田园派诗人,《观田家》就是韦应物所写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律诗。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是诗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