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评传

发布时间:2016-08-30 00:00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花费二十八年时间撰写而成的关于元稹的传记,作者根据确凿的证据、全新的论证,全面考论了元稹的方方面面,纠谬《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的错误记载,商榷鲁迅、陈寅恪、岑仲勉等名家的权威结论,提出了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许多新观点,描绘了元稹的历史本来面目,破解了中唐历史上的不少谜团,解决了学术界关于元稹问题一直无法自圆的诸多问题。

  【诗人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作者简介】

  吴伟斌,男,江苏吴江人,汉族,1943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回母校,跟随唐圭璋、孙望两教授学习唐诗宋词,授文学硕士学位。其后来江苏古籍出版社工作,任编辑室副主任与编审职务。近二十年来编辑了如《唐代文选》、《中国话本大系》(56种)、《新编三百首系列》(14种)、《中古文学文献学》以及《<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谢榛全集校笺》等几千万字的书籍。二十八年来一直致力于唐代文学的研究,先后编撰出版《元稹评传》、《一直被人冤屈误解的“元才子”》、《元稹诗歌选注二百首》、《白居易全传》、《新编近代爱国诗词一百首》、《新“三言”“二拍”》等十多种著作,主编《文学人物鉴赏辞典》、《新编毛泽东诗词鉴赏》,发表有关元稹白居易的专题论文五十多篇,在各出版社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其他论文及各类文章计约六百多万字。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奉儒守官的家庭 寄食亲友的童年

  第一节 艰难的时势 败落的家族

  第二节 苦难的童年 好学的少年

  第二章 三回荣登科第 初次仕职京城

  第一节 明经及第 揭褐人仕

  第二节 试吏部考 授校书郎

  第三节 登制科首 拜左拾遗

  第四节 任职监察 申冤南蜀

  第五节 分司洛阳 纠谬东周

  第三章 十年贬放外地闲职 两次逐临荒僻谪地

  第一节 受辱敷水 谴弃江陵

  第二节 出入枪林 平叛淮西

  第三节 奉诏回京 贬逐通州

  第四节 量移近地 闲置虢州

  第四章 遇赦回到京城任职 一再身遭他人诬陷

  第一节 返回长安 迁任翰林学士

  第二节 含冤受屈 贬职工部侍郎

  第三节 明诬辨冤 拜为同平章事

  第五章 含冤出贬外任同州 英年卒于任所武昌

  第一节 受诬罢相 冤贬同州

  第二节 得罪豪富 移任浙东

  第三节 被挤外放 出镇武昌

  第六章 海内声华并在身 箧中文字绝无伦

  第一节 服务政治的文学主张 现实主义之创作道路

  第二节 揭露黑暗的进步作品 反映社会之现实诗篇

  第三节 喜闻乐见的写作手法 浅切通俗之艺术特色

  附录一 元稹生平简表

  附录二 本书引录和参见篇名之书名、版本、卷次

  【诗人生平】

  元稹(zhěn)字微之,又字威明,唐代诗人。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元稹登平判科(旧称元稹登书判拔萃科,有误)[2],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为时论所非。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相关阅读
1 元稹:高荷

引导语: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 【查看全文】

2 元稹写菊花的诗

导语: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稹写菊花的诗,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菊花 作者: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查看全文】

3 元稹的两段情史

元稹祖上是鲜卑人,他是北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键的十世孙,到孝文帝改革的时代才改姓元。虽然他是帝室后裔,但到了他这一辈,家里也没剩什么了,他祖父做过县丞,父亲在代宗朝 【查看全文】

4 元稹《兔丝》解析

引导语: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很多作品,有的名传千古,有的则不尽然,但各有其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稹的作品《兔丝》诗解。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 【查看全文】

5 《织妇词》 元稹

元稹的《织妇词》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被剥削被奴役的痛苦。其中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两句,说的是为了不泄露挑纹绝活,竟然发生了使两个女儿终老于家不 【查看全文】

6 元稹与白居易的故事

元稹与白居易之间,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下面一起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直接有着怎样的故事吧。 中国历史上文人相交之事甚多, 然文人之情,莫甚于元白者。不同于钟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