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1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翻译】
  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赏析】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以前。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被视为绝唱,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相关阅读
1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出自于诗经作品《大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查看全文】

2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长歌续短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兰, 【查看全文】

3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 【注释】 ⑴秦少游:即秦观 【查看全文】

4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 【查看全文】

5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 【查看全文】

6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古诗作品《晓日》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