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1、夜郎:唐代在今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关阅读
1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论诗一语天然万古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翻 【查看全文】
2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望江南超然台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 【查看全文】
3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古诗作品《少年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查看全文】
4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绝句江碧鸟逾白》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1、逾:更加、 【查看全文】
5 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浪淘沙今日北池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 【查看全文】
6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九日龙山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注释】 1、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