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3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相关阅读
1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 【查看全文】

2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上李邕》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 【查看全文】

3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除夜对酒赠少章》,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 【查看全文】

4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为六绝句才力应难跨数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查看全文】

5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惜黄花慢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 【查看全文】

6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登新平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