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3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古诗作品《赠萧瑀》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相关阅读
1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溪明罨画》,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 【查看全文】

2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吾御宿自逶迤》,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 【查看全文】

3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 【查看全文】

4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查看全文】

5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将进酒》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查看全文】

6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出自宋朝诗人宋祁的作品《落花坠素翻红各自伤》,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