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使至塞上》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2、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3、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4、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翻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赏析】
《使至塞上》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此诗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所往之处是:“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http:///c/2049.html,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相关阅读
1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出自唐朝诗人王禹偁的古诗作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查看全文】
2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头吟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查看全文】
3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出自晋朝诗人何逊的作品《咏早梅兔园标物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 【查看全文】
4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东郊吏舍局终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 【查看全文】
5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杨柳枝词》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倩猜。 【注释 【查看全文】
6 帖儿烦付祝,休对旁人读。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帖儿烦付祝,休对旁人读。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出自宋朝诗人华岳的作品《霜天晓角情刀无斤斸》,其古诗全文如下: 情刀无斤斸,割尽相思肉。说后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