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5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出自唐朝诗人王禹偁的古诗作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注释】
  1、利市:犹“吉利”。王禹偁《赐宴清明日绝句》:“几多红袖迎门笑,争乞钗头利市花。”襴衫:唐宋举子的服饰。《宋史·舆服志》:“襕衫,以白细布为之,长领大袖,下施横栩为装,腰间有襞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翻译】
  此诗以首句“忽思”展开,次句紧承首句点题,颔、颈二联都与上联的对句紧密街接,环环相扣,显得一气呵成,至尾联却以神龙摆尾之势突然一折,既与前三联在气氛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又与首句遥相呼应,使全诗曲折有致而又浑然一气,颇见结撰之妙。此诗是诗人较年轻时的作品,其意境情调与后来之作颇有差别,但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已经显示出与五代以来浮靡纤丽之作有很大不同。
  【鉴赏】
  美好的生活一旦逝去,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往往会显得更加美好。此诗首句便表达了诗人蓦然回想起初举进士时内心的感触。以前人们常将考取进士譬作“登龙门”,诗人在这里则进一步将此譬作身入蓬莱仙境,而自己及同时及第者都成了平步登天的神仙。次句由“群仙”归结到此诗所要寄赠的朱九龄身上。诗人另一首《送朱九龄》诗说“之子有俊才,弱冠巾正鸽”,可见当时朱九龄年方二十岁左右,是与诗人同年的两百位进士中最年轻的。
  当时曾有这样的习俗:人们认为能获得一片新进士换下的襕衫或皇帝赐予的花是一件吉利的事,尤其当物主是一个少年及第的人物时。朱九龄很年轻,诗人时年三十,也还年轻,他们的稠衫就成了争夺的目标。颔联出句所指即比。一个“抛”字充分描绘出他们脱下白纻(细麻布)襕衫任人争夺时那种得意的神态。在封建社会,“风流”又被视为才子们所专有的韵事。而所谓“风流”,则是指出入于花街柳巷。此习起于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名纸如同现代的名片,以红笺所写的名纸专用于见倡优女子。此联描写他们少年及第的光彩和风流。


相关阅读
1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柳梢青岸草平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 【查看全文】

2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点绛唇桃源》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 【查看全文】

3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 【查看全文】

4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 【查看全文】

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踏莎行候馆梅残》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查看全文】

6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阆山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