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6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
  ⑸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⑹烟霭:指云雾。
  ⑺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⑻谩:徒然。薄幸:薄情。
  【翻译】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赏析】
  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相关阅读
1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注释】 ⑴诗题: 【查看全文】

2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汉乐府的古诗作品《十五从军征》第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查看全文】

3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汉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 【查看全文】

4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玉门山嶂几千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查看全文】

5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其古诗全文如下: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查看全文】

6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 【查看全文】